敦煌舞蹈的形態特征及藝術特色 (一)敦煌舞蹈的形態特征 敦煌舞蹈這些來源于彩塑及壁畫中歷代的舞蹈造型后被舞蹈工作者經過加工、編排,創作出有著自己獨特的形態特征和藝術風格的舞蹈。敦煌舞蹈異域風格的舞蹈元素還來源于古代盛世時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外域文化的交流和交融。 敦煌舞蹈研究專家、敦煌舞基本訓練的創始人高金榮認為,敦煌壁畫及彩塑的舞姿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北涼到北周的伎樂天。 2.唐代的經變畫。 3.各代飛天。 4.蓮花童子。 5.金剛力士與天王。(這是充滿陽剛之氣的男性舞蹈造型) 6.世俗舞蹈。(是現實生活的直接反映)此外,還有彩塑菩薩。 高金榮認為,敦煌彩塑和敦煌壁畫同是莫高窟造型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手的形狀豐富多姿、纖細秀麗,富有中國傳統的古典美;2.手臂柔曼多變,手腕和肘部呈棱角;3.赤足,腳的基本形狀為勾、翹、歪;4.體態基本下沉、出胯、沖身而形成三道彎。出胯動作有兩種樣式:一種是推胯;一種是坐胯。推胯是在提胯向上推出,線條較硬,動作有力;坐胯有向前和向后的不同方向,動作柔和。總的構成剛柔相濟、曲線鮮明的一種柔、韌、沉、曲相結合的動作特征。5.使用長綢、腰鼓、琵琶等道具而舞的形象,也是其鮮明特色之一。 高金榮還認為,前期的敦煌壁畫中的舞蹈姿態,有明顯的印度舞的影響,許多動作姿態來自印度,形成了敦煌舞蹈富有特色、魅力的形態特征,也由此可見當時中國與異域文化交流、交融的開放程度。 (二)敦煌舞蹈的藝術特色 敦煌舞蹈綜合了壁畫的各種舞姿,從不同朝代的壁畫舞姿中提煉出較有創新價值的形式,創建出系統而科學的舞姿,推動了敦煌舞蹈的蓬勃發展。敦煌舞蹈富有濃厚的異國情調,是敦煌舞蹈有別于其他舞蹈的獨到之處。 飛天幾乎成了敦煌藝術的代表和象征。以扭動的身軀表現飛翔的姿勢,以流暢生動的線條勾勒出輕盈的體態,以飄舞而富有韻律感的裙帶表現出“飛行”的輕捷自如,這是飛天獨有的藝術魅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