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其實“So easy” 關于一個被我們忽視和怠慢了的舞蹈文化之基礎認知和行為能動力。 一、舞的身體—— 喚起身體感知 存在: 一向以來舞者需要靠大腦記憶舞蹈形象,然后讓身體執行腦中的舞蹈形象,一次次地執行,身體得到了磨煉,漸漸地身體能跳舞了——舞蹈被呈現了。 引導: 認識自身的身體,從心理感受身體,由身體本身直接面對舞蹈,在身體運作中讓自身身體的運動狀態得到其下的感覺和感受。由此身心體驗的交融,漸漸地構成舞者的身體——舞蹈在其中自然流露。 對比: 前者,遺忘的是舞蹈的本體可能性,以一個記憶及形象記憶范疇來統治,身體成為“雇工”。久之,對身體的不能動、陌生感、麻木性,往往使舞者跳了很多地舞、一輩子的舞,卻對舞的身體毫無感覺也毫無科學性。 后者,從舞蹈的本體性出發,讓身體作為舞的第一性出動于舞,并通過感受、聯系感覺,得以“人、身體、舞”三者關系的和諧。如此,即使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舞蹈表演者,也能在舞蹈中快樂、幸福、受益終生。 方法: 1、構架舞的本體客觀 它的元素為:身體運作,感受、感覺。 即“往返式”跳舞方式,動作回歸-身體的樣子-對身體的感受-反饋-心理確認-身體再調節。 2、身體內在引導及運動方式 身體的內在引導為:氣源核-氣感-氣動-氣息-氣場。 身體的運動方式為:氣力-發力-借力(接力)-再發力-“力”的循環 。 力的潛在保障:身體-重心-重量-重心轉換。 二、舞的意識——喚起潛能觸動 存在: 我們的舞者,關心技巧、注重技巧,追求漂亮動作,集體無意識的只接受某一種美及審美意識。從作品欣賞到跳舞的方式只知其一,不知多樣性;只認動作外部,而不知動作的根源,以及動作是從哪里來的。即使自認為明白了舞蹈,也多流于概念化及教條性。 引導: 每一個舞者都是活生生的生命,都有鮮活地且不同的個性,以及對舞不可逃脫的先天因素、生長環境、文化背景下的舞蹈狀態。同時,舞蹈應有一個寬泛的人性平臺,構成人體語言及舞蹈風景線。所以,關注對舞的意識,讓舞的意識引導舞的行為方式,才有可能發現舞者自身和舞的本真,也及對舞的理解。 對比: 前者,會讓我們逐步地偏離舞蹈之本,讓舞蹈越來越窄,讓能愛舞蹈的人遠離舞蹈、在愛舞蹈的人懷疑舞蹈,舞蹈對人性的關愛以及對身心的良益將不再被人們感知和受用。舞蹈僅成為極少數人擁有的展現手段及價值。 后者,讓舞的意識與心靈、內心情結、心理認知、個性特質、瞬時觸及點、潛在意識層緊密聯系,充分作用,構建舞的人性化。換句話說,舞的身體是舞蹈現象及舞蹈特性,而舞的意識是舞蹈的靈魂及目的。 方法: 1、時、空(力)告訴我們什么 分為物理性時空、心理性時空。 它們是客觀的,可被分析邏輯,構成利用,轉換為主觀意識,深入于內在,并抽象事物以及聯系互動。 空間是舞蹈視覺的基礎——時間是空間的呈現和限制;空間狀態相對“有形”——時間狀態相對“無形”;時間大于空間-時間須有空間才能呈現;以時間改造空間,把時間轉化于空間意識。 2、無處不在的信息與想象力之間的關系 客觀存在的現象,藝術創作的元素,從不同的角度審視,引發自身多情的想象,在主觀的推理、演繹下通了事物內在的聯系性,構成意象語言、符號的誕生。 信息-發現-產生-想象-聯系-構建-變異-邏輯-詮釋-放置-意象語言符號。 三、舞的條件——喚起心靈文化 存在: 舞蹈文化中的一個誤區:所謂舞者的基礎條件和必備條件,僅在“軟、開度”;“三長、一小、一高” 的選擇和確認,加之不斷地僅訓練開發所謂的技術技巧,視其為唯一的舞蹈高追求。 舞蹈的人性化特質,舞蹈的愉悅身心之功能,舞蹈深層內在又獨特化地對世界、情感、認知的表達方式及語言功能,被嚴重的唯一化、狹窄化,偏離了舞蹈本質特性和意義,無意識下剝奪了大多數人進入舞蹈,熱愛舞蹈、表達舞蹈、享受舞蹈、受用于舞蹈的權力。 引導: 雖然,舞蹈確實存在一些獨特的身體條件,以及更適合某一類人群從事專業化的舞蹈表演。但是,即使就這個范疇來面對舞蹈條件,也不是由“軟、開度”;“三長、一小、一高” 的選擇打頭陣,做唯一重點化的選擇。而是要開發一顆屬于舞者特性的“心”,把舞者需要的文化心理及文化理解作為我們面對舞蹈的重要推動力和可訓練的內涵。 對比: 前者,舞者容易因夠及不到舞蹈的“高度”而產生無奈的心理,即使練就了的,也易成為舞蹈匠人,而非具有獨特藝術個性的舞者。同時,舞者對舞蹈的狹隘認知、理解和體驗,也易影響整體舞蹈文化的進程和廣大的民眾對舞蹈的印象和認知。 后者,讓我們本質地認識舞蹈,得以舞蹈深厚的人文價值。同時,提高舞者內在要素的訓練,讓舞蹈百花齊放,讓舞蹈人散發各自獨特的舞蹈能量和舞蹈魅力。 方法: 1、舞者的特性心態 通過對“心”的文化性設置,給舞者得以“心”的環境構成,以四元素構建舞者特性所具備的特質。 安靜-放開-放松-嘗試。 2、舞者文化理解的條件 舞者認知文化,即要對“心”的文化理解,這是舞者縱深發展和更為開闊的文化意識。以四個文化點出發和僅僅圍繞于此,舞者就能構成文化理解。 學會真誠-自覺反思-試著分析-促動交流。 萬 素 2011、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