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大師心血,三輪傾心締造 《帕基塔》完美版本 《帕基塔》這部芭蕾舞劇與觀眾常見的夢幻般主題的白紗裙芭蕾不一樣,其中加入了許多西班牙風格的舞蹈,熱情而富有活力,在上演之初也因此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多年以來該劇也是憑借其獨具魅力的舞蹈特色而成為經典的芭蕾劇目。《帕基塔》中的很多段落都是芭蕾晚會上長演不衰的片段,尤其是帕基塔和盧西昂的雙人舞、由一群小孩演出的“波蘭舞曲”以及終場的群舞等。 《帕基塔》于1846年4月1日在巴黎歌劇院創作完成,最初的編舞是曾出演過《仙女》后來成為皇家音樂學校芭蕾老師的馬其里埃。 由著名舞蹈大師彼季帕改編后的該劇第一次上演是在1882年1月8日的圣彼得堡大劇院,這個完整版本的《帕基塔》在俄國一直到十月革命之前都在不間斷的上演。彼季帕使該劇獲得了很長的藝術生命,成為法國風格的芭蕾舞劇輸出到國外并取得成功的經典榜樣。后來由于新的戲劇政策,這部芭蕾劇被停止演出,二戰以后,才得以恢復。 由的皮埃爾`拉科特根據之前兩位大師(馬其里埃和彼季帕)的編舞重新創作完成的,皮埃爾`拉科特被譽為是“19世紀芭蕾考古學家”,他給予了這部經典芭蕾舞劇又一次的新生。在舞美方面,新版本以創作時的原型為藍本重新設計了舞臺布景和服裝,浪漫唯美的舞美設計和華麗精致的服飾令這部古典作品更加“驚艷”,煥放出動人的藝術之光,使無數芭蕾愛好者為之傾倒。2001年,這個芭蕾舞劇被重新列入法國巴黎國家歌劇院芭蕾舞團的保留劇目名單。這部曾一度被巴黎歌劇院遺忘的巨作也因此在經歷了三位藝術大師多年的豐富和完善之后,重新回到了它的出生地,迎來又一輪的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