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國家歌劇院芭蕾舞團,該團距今已有347年歷史,其起源可追溯到路易十四時代,它與英國皇家芭蕾舞團、俄羅斯基洛夫芭蕾舞團、美國紐約市芭蕾舞團并列“世界四大芭蕾舞團”。 巴黎國家歌劇院芭蕾舞團有“古典芭蕾的搖籃”之稱,它為芭蕾形體和舞步訓練制定的基本原則至今仍被廣泛沿用。例如,被視為芭蕾標志的“白色短裙”、“足尖舞”、“空中飛躍”等都是出自該團。如今,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芭蕾舞團之一。演員的平均年齡僅為25歲,是當今世界演員平均年齡最年輕的芭蕾舞團之一。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有著非常廣泛的保留劇目,既有浪漫主義和古典主義的杰作,也有當代舞蹈新作。 芭蕾舞劇《帕基塔》巴黎國家歌劇院芭蕾舞團(2003) 《帕基塔》背景介紹 編舞:彼季帕 馬里烏斯·彼季帕生于法國馬賽,幼年跟父親學習芭蕾舞,并隨父親到國內外一些城市演出,后來他在巴黎歌劇院附屬舞蹈學校進修,并參加劇院的表演,之后在西班牙工作三年,仔細地學習和觀察了西班牙民間舞蹈,成為這方面的行家。 1847年他父親應聘為俄國帝國劇院芭蕾教師,他也隨同前往,擔任演員。次年,他在莫斯科重排了他父親過去的作品《帕基塔》,他也因為該劇得到總編導佩羅的賞識, 彼季帕在擔任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舞劇總編導的三十多年中,他共創作六十多部舞劇。其中最負盛名的有:《堂?吉坷德》、《舞姬》、《睡美人》以及與伊萬諾夫合作的《天鵝湖》等。 彼季帕除了創作新舞劇外,還非常注意對老劇目的改革,他恢復重排了《海盜》、《浮士德》、《吉賽爾》等芭蕾劇目。 劇情簡介: 背景:拿破侖占領時期的西班牙薩拉戈薩省 人物: 帕基塔:吉普賽女郎,跳舞賣藝謀生 埃維利:法國將軍 盧西昂:埃維利的兒子 伊尼龍:吉普賽首領 堂·洛佩斯:西班牙薩拉戈薩地方官 朵拉·西哈芬娜:堂·洛佩斯的妹妹 第一幕 第一場:西班牙薩拉戈薩附近的公牛谷 一群吉普賽人將營地駐扎到公牛谷。法國將軍埃維利和他的妻子以及兒子盧西昂也來到此地監督紀念碑的建設。這個紀念碑是為紀念他被謀殺的兄弟查爾斯?埃維利而建立的,在場的還有地方官堂?洛佩斯和他的妹妹朵拉?西哈芬娜(盧西昂的未婚妻)。堂?洛佩斯看起來似乎同將軍一樣痛苦,可實際上,他對法國人有著根深蒂固的國仇之恨。 紀念碑建成之際,整個村莊都為之慶祝。吉普賽姑娘帕基塔正在人群中舞蹈賣藝,吉普賽首領伊尼戈看中了她。同時帕基塔也深深的觸動了盧西昂,他想知道帕基塔的身份。帕基塔想給他看從小就保存著的一個嵌著肖像畫的鏈墜,她認為畫中的人是把她從死神手中救出來的善心人。但是,她發現圓形鏈墜已經被人偷去了,實際上偷走墜鏈的正是伊尼戈。一心追求帕基塔的盧西昂卻遭到了拒絕,因為她自認為出身低微,配不上富有的貴族。 地方官煽動嫉妒發狂的伊尼戈除掉盧西昂。伊尼戈派另一個吉普賽女孩給盧西昂帶上帕基塔的花束,讓盧西昂相信是帕基塔送給他的。盧西昂把這個當作一個約會的信號,跑著去與帕基塔見面。 第二場:一個吉普賽人的房子里 伊尼戈跟地方官宣誓他對盧西昂不會有任何的憐憫。帕基塔剛巧聽到了他們的對話。正在此時,盧西昂出現了,希望得到帕基塔的友善,而帕基塔則考慮怎么警告處在危險境地的盧西昂。伊尼戈熱心地為盧西昂安排一切,他給盧西昂的酒里加入了麻醉藥,帕基塔機敏地換了酒杯的位置。伊尼戈喝下酒后睡衣纏繞,他解開衣服時,偷竊的鏈墜掉了出來,帕基塔將其悄悄收起。刺殺盧西昂的匪徒在門外準備行動,帕基塔用自己的智慧讓盧西昂逃過一劫。 第二幕:法國將軍家里 埃維利將軍的家里正在舉行一個盛大的舞會。賓客中有將軍的軍官和他們的家眷,以及薩拉戈薩有名的人物,還有地方官堂?洛佩斯。 盧西昂帶著帕基塔出現在舞會上。盧西昂說,他差點就被謀殺了,是這個年輕的吉普賽女孩救了他。帕基塔在眾人面前指出罪犯就是地方官堂?洛佩斯,他隨即被逮捕了。 盧西昂再次向帕基塔示愛,帕基塔依然不敢接受,她認為盧西昂不能與她這個地位低下的吉普賽女孩結婚。正當帕基塔想要離開時,她看到了墻壁上的一幅畫像,竟然與她鏈墜中的是同一個人。 原來,畫像中的人就是將軍被謀殺的兄弟查爾斯?埃維利――帕基塔的父親。在屠殺中帕基塔逃過一劫,吉普賽人收養了她。現在,帕基塔找到了她的家族和她的血統,她也可以安心嫁給盧西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