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舞》是戴愛蓮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曾獲得“第四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銀質獎章”、“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評比經典作品獎”等多項榮譽。半個多世紀以來,該舞蹈以其生動的形象、曼妙的舞姿和優美的意境打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成為歷久不衰的經典! 舞蹈之“選材” 我認為,選取荷花作為舞蹈的表現對象并不是偶然,因為這個舞蹈在創作時,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宛如出水的荷花,高貴典雅、蒸蒸日上! “荷花”是和平、圣潔的象征,它雖沒有牡丹的雍容、水仙的玲瓏、桂花的飄香,卻擁有那滌盡塵埃、不蔓不枝的高潔風骨。因此,古往今來不論文人雅士,還是普通百姓,都對荷花懷有一種特殊的喜愛之情。古人就曾寫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著名詩句,現今人們也往往使用“荷花仙子”來比喻心地善良的美麗姑娘。可見,舞蹈之“荷花”選材既符合最廣大群眾的審美意識追求,更是中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深刻積淀與真實寫照。 舞蹈之“創編” 我們今天看到的這一版本的《荷花舞》是戴愛蓮先生經過民間采風,以我國隴東、陜北一帶流行的秧歌舞中的小場子“蓮花燈”(又名“走花燈”、“荷花燈”)作為基本元素創編而成的,在整個舞蹈的編創過程中凝聚了戴先生的大量心血。 在舞蹈設計上,編導匠心獨運,并沒有拘泥于某個具體的事件來歌頌荷花,而是從人們的視覺及心理印象入手,刻畫那一池荷花高潔、清揚的形象;在形象塑造上,舞者身著長裙,裙底下擺做成荷葉狀,荷葉圓盤上還屹立著四朵盛開的荷花,巧妙地勾勒出了荷花的形象;在動作發展上,大量使用“圓場步”,生動地表現荷花在水中蕩漾、回旋的圖景;在音樂處理上,歌中所唱“藍天高,綠水長,蓮花朝向太陽,風吹千里香。祖國啊,光芒萬丈,你像蓮花正在開放”正是舞蹈所要表現的主題;在隊型變換上,編導大量采用了圓形和流線形曲線前進變化的路線,營造出荷花在水池中浮游流動和漣漪層起的意境。 舞蹈之“意境” 清風徐來,池塘中那競相開放的朵朵荷花飄散出特有的芳香,沁人心脾!在陽光的照耀和微風的吹拂下,它們隨著漣漪在水面上輕柔地蕩漾、快樂地回旋。這是一個多么美麗的場景啊,歲月悠然如歌,時光燦爛如畫,大自然的寧靜與和諧在此刻被展現得一覽無遺! 可觀眾感受到的絕不僅僅于此,“荷花仙子”在舞臺上順暢地流淌就仿佛映照出了我們歡樂舒暢的心情。領舞“白荷花”就象征著我們親愛的祖國,大家簇擁著她,和她一起流動舞蹈,表現出我們和最親愛的祖國母親團結一心為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標而努力奮斗。這一優美意境表現出的不僅僅是我們共同的期盼與追求,更是我們那血濃于水的愛國之情!當舞臺上的荷花漂向遠方,那亭亭靜植、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潔美麗形象卻縈繞心頭,久久揮散不去…… 誠然,看待經典,“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不可否認的是戴愛蓮先生的《荷花舞》在給我們帶來唯美視覺享受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人生的啟迪。這部作品之所以能夠百看不厭、經久不衰,就在于它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回味的地方。 (作者為云南藝術學院舞蹈學院2008級舞蹈教育理論與實踐方向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