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個星期的舞蹈鑒賞課,讓我對舞蹈這門課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各種舞劇的觀賞更令人眼界大開,其中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的觀后感尤深。
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由張藝謀導演、陳其綱作曲、王新鵬編舞、中央芭蕾舞團制作并演出的。這部舞劇的故事情節與電影對比有了很大的改變,簡化了人物關系。故事圍繞三姨太與小生之間對愛情、自由的追求展開的,情節相當曲折。這部舞劇的一大特色就是融合了很多中國文化,如音樂,舞蹈,服裝等等充滿了民族氣息。
這部舞劇有著自身的音樂特色,它融合了中國民族音樂,運用了京劇、民歌、民間曲調、民間打擊樂、雙人舞音樂、嗩吶和笙獨奏。舞劇中有模仿洗麻將的效果聲、有家丁亂棍的效果聲、有二胡與大提琴的對答、還有京戲青衣幽怨綿長的吊嗓。看似雜亂,但卻運用自如,從一種形式進入到另一種形式自然流暢。舞蹈設計突出情節性,借鑒了中國皮影戲的表現手法。其中民族舞占了相當大的比重。這部舞劇我感觸最深的還是里面演員所穿的服裝,在這部舞劇里中國旗袍第一次出現在芭蕾舞臺上,旗袍樣式色彩讓人印象頗深,這更有助于戲劇效果的表達。
這部舞劇追求的是“既是芭蕾的又是民族的”。這讓我聯系到高中政治所學習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要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有助于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增進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的迫切需要;是宣傳我國改革開放巨大成就和當代中國人民精神風貌,樹立中國良好國際形象的迫切需要;是展示我國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信念和決心,擴大我國經濟、政治、科技等領域對外交流與合作的迫切需要;是加強國家軟實力建設,全面提升我國綜合國力的迫切需要。這對于推動中華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義。芭蕾劇《大紅燈籠高高掛》中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恰當融合,這部舞劇也都受到中外舞蹈愛好者的喜愛,更重要的是它向西方國家,向國外傳播了優秀的傳統的中國文化。
文化的傳播不僅僅靠國家的努力,個人、團體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從細微除一樣能傳播文化。如舞蹈,它也能融合本國文化,從而走向世界。通過舞蹈鑒賞選修課讓我對舞蹈這門藝術有了全新的認識,舞蹈的力量也是巨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