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芭蕾舞劇《鶴魂》中,我飾演的雌鶴王雖然在二幕中才出現,但在體力上卻是一個特別大的挑戰。在所有的音樂當中,每一拍里面都有動作,不僅要求動作幅度大,而且速度還要快,因為要展現群鶴的張力。每次到最后群舞“大遷徙”的時候,我們都感覺要支持不住了。因為我們平時跳古典作品的時候,會有可以稍作歇息的時刻,而在這部劇中我們一直處于一種不停地運動狀態中。 在我們還沒有去采風之前,團里就開始給我們看有關鶴的圖片,讓我們直觀地感受鶴的形象。《鶴魂》中關于鶴的部分,編的特別合理。比如,鶴會鳴叫、會求偶、也會跳舞,這些細節在我們《鶴魂》中全都出現了。編導真的就是按照鶴的習性來編的,這一點我覺得特別好。 編導馬聰在去年的時候,帶著他的三部作品來過團里。那時候就覺得他的作品對于大家的體力是一個挑戰。可能他在國外編東西比較多,要求張力和幅度都特別大。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也有一點不太習慣,但磨合之后會碰撞出更多火花。跟編導張鎮新的第一次接觸還是在附中,那時候我要去比賽,請他來給我編現代舞。其實在最開始編創《鶴魂》的時候,他們兩人會自己先試動作,但有時候他們的想法會因為演員的特點而調整,并不是他們編完的動作就不允許變化,所以排練氛圍特別好。 《鶴魂》是我進團之后的第二部大戲,第一部是《堂·吉訶德》。畢業后剛進團,那時候才18歲,當時聽到這個消息有點不可思議。對我來說,從《堂·吉訶德》到《鶴魂》,給我最大的幫助就在表演這方面。因為在從學生到演員這個過程中,最大的改變就是漸漸地懂得了如何在舞臺上表現和演繹一個角色。每天在旁邊看那些主要演員跳舞的時候,我也覺得特別有收獲。 在《鶴魂》里,我最喜歡的舞蹈有兩段。第一段是跟夢娟的“相認”。還有一段就是“暴風雨”。在這段中,夢娟慢慢地把鶴托了上去,但是自己卻犧牲了。夢娟對鶴的感情太深了,以至于愿意為了它獻出自己的生命!《鶴魂》這個故事特別感人,我覺得能把這樣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編成舞劇,讓更多人知道和學習徐秀娟的這種精神,是特別有意義的一件事! 采訪、撰稿:邱爽/審稿:孫元娜/攝影:時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