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鶴魂》中我扮演的角色是雌鶴王,這個角色雖然到了二幕中才出現,但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因為這部舞劇叫做《鶴魂》,所以鶴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我所扮演的雌鶴王在不同的情形下,會有不同的形象展現。當跟群鶴在一起的場面中,雌鶴王的形象是特別美、特別霸氣、像是領導者,有時又像是母親。但是當跟夢娟在一起的時候,平時引領鶴群的雌鶴王一下子就變成了特別親切溫暖的感覺,那種感覺特別像小寵物在跟主人撒嬌一樣。在動作上,也會回到小鶴時的那種狀態。在我們初次的“相認”那段舞蹈中,這些人物感覺上的轉換會表現得比較明顯。 我扮演的這只鶴從小就被女主角夢娟撫養長大,后來夢娟去城市讀書上學,她們就分開了,等到夢娟再回來的時候,就有了那段“相認”的場景。這是劇中最明顯的一次情緒變化。當夢娟走上舞臺時鶴群變得非常警惕,因為感覺突然來了一個陌生人,出于動物的本能想要保護大家。等看到夢娟之后,她做了一些親切的動作,那些動作讓我回想起以前我們在一起相處的時光,相認后久別的“親人”再一次相聚了。 舞劇《鶴魂》跟經典的《天鵝湖》雖同為表現鳥類的舞蹈,但是在動物的形態上有所區別。在《天鵝湖》中,天鵝的翅膀都是上下扇動的。通過細致的觀察,我們發現,鶴在起飛的時候翅膀是前后扇動的。所以,在《鶴魂》中,我們的手臂前后運動比較多。另外,我們在這部戲中的手型也不是嚴格按照芭蕾的手型來,而是五指稍微張開一點。總體來說,《天鵝湖》中的頭部動作還是比較古典的。而這部舞劇面頭部的表現沒有那么單一和唯美,幅度也相對較大,運動也相對較多。再有,我們在腳尖上的動作也是模仿鶴走路時的形態,編導和演員在這方面都下了功夫。 《鶴魂》是一部芭蕾舞劇,首先要用芭蕾舞的動作把它表現出來,同時還得讓觀眾一眼就能看出鶴的感覺。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目前呈現出的效果是值得大家期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