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芭蕾舞團大型原創芭蕾舞劇《鶴魂》即將于9月23日至26日在北京天橋劇場進行全球首演,目前,全劇已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我們將陸續推出每一位主創人員的專題訪問。 我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古典舞系,然后一直在中央芭蕾舞團工作,07年至09年期間與阿庫·漢姆合演現代舞,并在世界各地巡演。我希望把自己身上的東西,能 力范圍之內的東西,傳達給劇團的演員,讓他們的身體和舞蹈有一些新的改變。在我們編排的舞段當中,有一些新穎的東西,區別于國外的純古典芭蕾。中國的作品 要想在世界上立足,就要體現中國的特色。我想這也是馮團選我和馬聰作為編導的原因之一。我們倆這次的合作非常愉快,從來沒有磕磕碰碰的時候,雖然會有不一 樣的想法,但我們最終要完成的東西是一致的,所以無論是將兩人的意見進行融合,還是一方妥協另一方,我們最終尋求的都是如何達到最佳的舞臺效果和舞蹈效 果。 真正進入到《鶴魂》試排的第一個階段,是在今年年初。在此之前我去了美國馬聰所在的那個團,跟他共同創作,所以我們有一大段時間都是兩個人在討論和編一些 素材。第一次試排階段的審查還是很順利的,大家試出來不少東西,包括雌鶴雄鶴,劇中主要人物夢娟和志遠的一些雙人舞和性格舞。雖然時間有限,但是我們的工 作效率還是很高的。 在《鶴魂》的創作過程中,我覺得關于“鶴”這部分,挖掘鶴的動作形態是非常有意思的。我們先后有四次采風的經歷,在尋找鶴的基本形態上,每一次都會有不一 樣的收獲。在劇中有雌鶴、雄鶴、雌鶴王、雄鶴王,當給演員排練這些動作的時候,我覺得很能區別于傳統古典芭蕾《天鵝湖》中的天鵝。 最困難的可能就是在劇情的表達上,因為舞劇劇本不像電影劇本那樣細致到每一句臺詞,怎么把上一段舞蹈和下一段舞蹈,這一段劇情和下一段劇情合理地銜接,這 是需要我們自己去創造的,而不是劇情寫好的。所以在磨合這一方面的時候,我們下了很大功夫。在整個過程中,馮團一直給予我們很大的幫助,包括這一段時間, 馮團進教室排練,她會講的比我們更細致,更深入人心! 作為年輕編導,出去學習的經歷對我的編創很有幫助。走出去之后,會看到很多不同的藝術模式,尤其是歐洲和美國。他們的藝術表達形式是很超前的,當看到他們 那種藝術環境和氛圍之后,再來思考中國的創作時,會找到一種結合點。所以我也總是在尋求這樣的機會,要經常出去,多看,要多感受,當我再編創新東西的時 候,就會有不一樣的地方。 采訪、文字整理:邱爽/審稿:孫元娜/攝影:時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