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荷花獎民族民間舞評獎儀式在涼山區首府西昌舉行。中國舞協副主席馮雙白在評獎儀式上稱:“此次荷花獎的評獎活動改變了中國舞蹈界一拿大獎就不敢參賽的怪現象,同時在比賽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不能因為創新而丟掉了民族民間舞的屬性,要給民族民間舞一片天地,擦亮這個品牌?!?/div> 首次取消金銀銅獎 據介紹,第十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是中宣部大幅壓縮全國性文藝評獎后首次舉辦的荷花獎評獎活動,也是本年度至今唯一舉辦的國家級舞蹈類評獎活動。作為改變賽制后的首屆比賽,本次荷花獎首次取消了金銀銅獎的獎項設置。 本次評獎自2015年4月底發出通知至6月19日報名截止,共有31個中國舞協會員單位報送來的近500個作品參評,經資格審查后,有220多個單位報送的461個作品參加初評,共包含了我國30余個民族的題材。最終有51個作品入圍終評,其中有11個獨舞、40個群舞。其中得分最高的6個作品包括延邊大學藝術學院《覓跡》、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布衣者》、四川音樂學院舞蹈學院《你是一首歌》、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系《尼蘇新娘》、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阿里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團《情深誼長》獲得了本屆荷花獎的作品獎。 涼山比舞切磋舞藝 舞協副主席馮雙白將首屆改變賽制后的荷花獎比賽稱為“涼山比舞、切磋舞藝”,他介紹:“今年的荷花獎獎項從36個壓縮至20個,從18個大獎變為6個,并且取消了金銀銅獎,但吸引了這么多人來參與,說明參加荷花獎的專業舞者不只是看重獎項,更重要的是在舞蹈專業上的追求?!?/div> 馮雙白表示:“以往舞蹈演員一旦拿了大獎就不敢再參加比賽了,但是今年可以看到很多拿了大獎的專業人士仍然參加荷花獎,另外還有一些屢戰屢敗的舞者也在堅持參加??吹贸鰜?,大家對于荷花獎這個品牌的堅持。” 比賽暴露四大問題 在頒獎儀式上,馮雙白坦言,今年的荷花獎也暴露出舞蹈編排上的四大問題,首先是屬性不明、立意不清。馮雙白說:“荷花獎涉及30多個民族的舞蹈樣式;可是入圍決賽的一些作品,看著卻讓人摸不著頭腦。一個作品一共才六七分鐘,看到三分鐘了,別說觀眾看不出是哪個民族的,專業人士也看不出來,甚至連評委也一直在猜。” 馮雙白說,民族舞蹈的基本動作風格屬性不能丟,基本身體動律屬性不能破,基本的民族音樂屬性不能推翻,因為這種改動會導致民族舞蹈的文化屬性、民族地域屬性不清。 另外,馮雙白稱:“舞蹈的編排還存在著立意不夠、不知所云的情況。有一些舞蹈臺上演員挺賣力的,都快吐血了,可臺下觀眾不知所云。舞蹈創作者把作品內涵設計得過于復雜,或太過簡單,缺乏文學思考和詩意的提煉,結果導致立意不高。”馮雙白表示,類似這樣的情況,在當前的舞蹈創作中是個通病,他認為造成這些問題的關鍵,恐怕是“創作者體驗人間的滋味不夠”。除此之外,馮雙白認為,創作雷同、千人一面的情況在今年的荷花獎中也比較嚴重。馮雙白說:“一樣的大橫排、一樣的大三角、一樣的音樂設計,甚至一樣的ABA結構。由于缺乏創新,不少作品只能依靠加大音樂音量和頻繁使用頻閃燈的方式,來刺激觀眾的聽覺和視覺。”馮雙白坦言:“好的作品往往是要四兩撥千斤?!?/div> 馮雙白感慨荷花獎的評選一直是分舞種進行比賽的,一直非常強調民族民間舞的屬性,“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們的民族舞蹈老祖宗就是這樣傳承下來的,不能因為賽制的原因斷掉這個傳統,否則大家都去搞當代舞了。我們希望能夠給民族民間舞一片天地,擦亮這個品牌,使專業的舞者能夠在這個領域不斷追求藝術的最高境界”。 京華時報記者楊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