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原創抗戰題材舞劇《風箏》正式公演 攝影:劉海棟 舞劇《風箏》 牢記歷史,是為了開創未來;不忘戰爭,是為了維護和平。日本人民也是那場戰爭的受害者。 ——習近平總書記5月23日在中日友好交流大會上的講話 序 追憶 上世紀80年代,楊家埠,順德堂畫店。 白發蒼蒼的楊春燕正在上香祭奠。50年前這一天,她的父親、戀人和楊家埠的眾多鄉親在日寇的轟炸中逝去。 她從悲傷中抬起頭,看著墻上那只 “比翼燕”風箏,思緒難平。幻覺中,她仿佛又回到從前,又回到和日本青年上川相識、相戀的那些時光。 第一幕 濰縣大集·偶遇 上世紀30年代,濰縣大集。 楊春燕和丫鬟小娥、大師兄楊德慶跟隨父親楊萬順穿梭在熱鬧的集市上。楊德慶對春燕心懷愛慕,但春燕卻只把他當作兄長。 上川等日本學生在老師水野帶領下到集市寫生。一名日本學生看到美麗的春燕,欲行猥褻之事。上川阻止,同學不悅。楊德慶見狀,誤為上川在調戲春燕,沖上前來大打出手。 楊萬順趕到,息事寧人,帶領大家離開。上川撿起了春燕掉在地上的一只“比翼燕”風箏。 第二幕 清明踏青·結緣 清明時節,白浪河邊。 姑娘們歡樂地放飛著風箏。那只被上川撿走的“比翼燕”落到了春燕面前。上川找尋著風箏再次與春燕相遇,二人又驚又喜,追逐在春天的原野。一份微妙的情感在他們心中萌動。 水野來到河邊,發現上川和春燕在一起,要上川立即跟他離開。上川央求老師讓自己留下,水野大怒,把“比翼燕”撕碎,并將上川一頓暴打。 第三幕 拜師學藝·相戀 一年一度的拜師節,順德堂舉行隆重的拜師儀式。 上川跌跌撞撞闖了進來,要拜楊萬順為師。楊萬順拒不答應,但看其傷勢嚴重,暫時安置在偏房內療傷。在春燕的悉心照顧下,上川一天天好起來。二人共同制作了一只新的“比翼燕”。 兩個年輕人的感情也漸漸升華。 遠處,一群中國青年高舉反日標語,正在游行。一種不祥之兆籠罩在楊家埠上空。 為了阻止女兒和上川相愛,楊萬順安排楊德慶準備和春燕大婚。 第四幕 亂世驚變·永別 楊家上下,一派喜慶。賀喜的親友絡繹不絕。 春燕在“父命”和“真愛”之間糾結萬分。上川在偏房中悲傷無奈。 突然,日寇的飛機從空中掠過,投下顆顆炸彈,順德堂燃起熊熊大火。上川沖進火中,救出了春燕,而他和楊萬順、楊德慶及眾鄉親卻被坍塌的房屋掩埋。 大雪飄飄,天地同悲。楊家埠尸橫遍地。春燕悲痛欲絕,恍惚中,她仿佛又看到父親、上川、大師兄向她走來。 尾聲 祈愿 上世紀80年代,楊家埠,順德堂畫店。 從回憶中走出的楊春燕將那只“比翼燕”風箏放飛,帶著對世界永久和平的祈愿與祝福,風箏越飛越高,飛向朗朗晴空,也飛翔在渴望和平的人們心中。 [attach]194525[/attach] [attach]194526[/attach] [attach]194527[/attach] [attach]194528[/attach] [attach]194529[/attach] [attach]194530[/attach] [attach]194531[/attach] [attach]194532[/attach] [attach]194533[/attach] [attach]194534[/attach] [attach]194535[/atta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