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容顏,丫鬟之命,心比天高,身為下賤,紅樓一夢,畢竟成空——至紅樓夢中的丫鬟們。 原著:曹雪芹 編劇/總編導:楊志曉 時間:2015.5.25 地點:廣西藝術學院匯演中心晚八點整 編舞/表演:廣西藝術學院舞蹈學院2011級表演與編導班 人物系列簡介 賈寶玉: 別號怡紅公子,落胎時口銜美玉,上書“通靈寶玉”四字,故名。傳說女媧補天時一塊未用的棄石,經僧人攜入紅塵,歷盡人間悲歡,鍛煉后成通靈寶玉。從小在女兒堆里長大,一反男尊女卑觀念,說“女兒是水做的、男兒是泥做的骨肉”,被正統視作草莽與不肖。行為偏僻、生性叛逆、厭惡仕途、憐香惜玉,對丫鬟仆人沒有主奴界限。身在賈府,心入虛空,始終徘徊在入世與出世的邊緣。 最終命運:賈府被抄家后,遁入空門。 紅樓判詞:“情不情”。 晴雯:寶玉的丫鬟。 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之首。從小賣與賈府奴仆為奴,為奴上奴。嬌、媚、傲、直、蠻,集天地之靈秀于一身,具有反奴性。因生性反抗、蔑視權貴,遭到殘酷報復。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況下,硬攆出門,在寒風中悲慘死去。寶玉深感哀傷,特作《芙蓉女兒誄》祭奠。 最終命運:病中被逐,饑寒交迫而死。 紅樓判詞:“霽月難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花襲人:賈母、寶玉的丫鬟。 金陵十二釵“又副冊”第二,從小賣與賈府當丫鬟。原名珍珠,因寶玉見其姓花,故取陸游詩句“花氣襲人知驟暖”之意改名為“襲人”。性格溫順、忍辱負重,所做所為合乎當時婦德禮法對奴婢之要求,規勸寶玉博取功名,因此被王夫人升為“準姨娘”,是唯一與寶玉有云雨之情的丫鬟。 最終命運:寶玉出家后,賣與王爺當玩物,后賜與戲子為妻。 紅樓判詞:“枉自溫柔和順,空云似桂如蘭??傲w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 小紅:賈府里最小的丫鬟 在曹雪芹的筆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卻也在紅樓中真切存在過。她仿佛俯瞰在紅樓高墻上的第三只眼睛,冷眼旁觀紅樓中發生的一切。她成了紅樓中人的化身,是肇始,也是終結。 最終命運:未知。 眾丫鬟: 十二大丫鬟:晴雯、襲人、麝月、鴛鴦、雪雁、紫鵑、碧痕、平兒、香菱、金釧、司棋、抱琴; 十二小丫鬟:慶兒、昭兒、興兒、隆兒、墜兒、喜兒、壽兒、豐兒、住兒、小舍兒、李十兒、玉柱兒; 十二伶人:芳官、琪官、藕官、蕊官、藥官、玉官、寶官、齡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其他丫鬟:彩屏、彩兒、彩鳳、彩霞、彩鸞、彩明、彩云、珍珠、琥珀、玻璃、翡翠、侍畫、入畫、小鵲、小紅、小蟬、小舍兒…… 眾小廝: 寶玉貼身四小廝茗煙、掃紅、鋤藥、伴鶴,并眾多無名氏者,他們仿佛不曾出現一般,隨著宏大的精神巨著、浩瀚的歷史、無情的時代更迭一同隱去…… 最終命運:各其所終,無解。 【編導的話】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文學的最高成就之一,也是舞蹈選材的試金石。以往舞臺詮釋《紅樓夢》,大多以金陵十二釵即黛玉、寶釵等為主線。本劇試圖一反“高大上”唱主角的做法,以幾大丫鬟晴雯、襲人等為視角,表現小人物的命運?!扒鐬轺煊埃u乃釵副”,晴雯有黛玉的影子,襲人與寶釵相應,她們是紅樓這個小社會中被遺忘的一群,但也有夢想,實則殊途同歸。作品選取原著中幾個主要片段,以碎片的方式呈現紅樓這一強大堡壘的冰山一角,進而深入表現紅樓悲劇。 “紅樓”,權貴的象征,不可逾越的高墻;“夢”,卻不分高低貴賤,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紅樓有形,夢無疆。但當“紅樓”這堵現實的高墻堵住“夢”之太虛幻境之時,則造就人類永恒的困境。掙扎在此困境中的人們是一群卑微的人,她們抵抗命運、沖破困境的唯一方式只有:自我毀滅! 紅樓易逝,夢恒久。《紅樓夢》是一個時代的凝結、一個社會的縮影,富貴、卑賤,各色人物粉墨登場,搬演各自人生悲喜劇。表現她們的命運,正是表達我們現實的困惑和對夢想不懈的追尋。向經典致敬的同時,也算是我們今人渴望夢想照進現實的寫照。它既屬于那個時代,又屬于我們這個時代。一個時代一個社會的悲劇已然褪去,新的對我們自身命運的解讀卻永遠沒有終結。它叩響我們社會現實的神經:是該有夢,還是無夢? 在這個無夢的時代,卻總有那么一小撮人仍舊在造夢,也算是對自身的嘲諷吧。陳丹青說,中國人最大的夢就是活著。按此標準,我等勉強算有夢。從小就被教育要成為有理想的一代,理想即夢。反觀自己近十年來,因所謂的理想而不斷輾轉奔波,疲憊之極,常捫心自問:什么是夢?夢重要嗎?夢的終點在哪?終究無解,也許追逐本身已是答案。相信總有一天會塵埃落定,參透世間一切道理:你我本是塵埃一顆,哪來絕對的尊卑貴賤?既是塵埃,落下即是故鄉,心安即是歸處。夢不是空中虛無縹緲之物,而應在落腳之地生成。既是心中有夢,就無所謂是否身居權貴之紅樓;若心中無夢,樓再高,也不過空有其囊。 “真作假來假亦真,有無還處無亦有”,天有界限,夢無盡頭,紅樓無解。無夢,或許是更大、更終極的夢。就像劇中反復吟唱的佛家偕語一般:“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世間一切自有因緣際會,生命自有輪回。有無之間的更替便是人生,得失之后的心態決定苦樂,暫把一切深埋,期待來年新生。 【總編導簡介】 楊志曉 :舞蹈編導教師,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改革開放催生(1978),閩南人。雙碩士學位,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導師為著名編舞家王玫。曾任教于北京體育大學藝術系、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系,受聘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北京現代音樂學院舞蹈編導系,現為廣西藝術學院舞蹈學院編導系副主任、“破曉劇場”藝術總監。 【演員簡介】 張佳敏——飾演花襲人(A角):廣西藝術學院舞蹈學院2011級表演與編導專業,畢業于北京海韻藝術學校,曾就職第二炮兵文工團96531部隊。舞蹈《步調一致》獲2010全軍文藝匯演一等獎;《月光下的歌》獲第六屆第二炮兵文藝匯演三等獎;《祭·出草》獲2014廣西藝術學院校園文化藝術節創作二等獎。 阮芳玲(越南Nguy渞 Ph渁最 Linh)——飾演花襲人(B角):越南國家歌舞劇院演員、編導,畢業于越南舞蹈高等學校,廣西藝術學院舞蹈學院2011級表演與編導專業留學生。舞蹈《絲綢飛舞》獲越南全國專業藝術匯演金獎;《歌唱紅河》獲越南全國專業藝術匯演金獎。 蔡文君——飾演晴雯(A角):廣西藝術學院舞蹈學院2011級表演與編導專業,畢業于廣西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2015屆舞蹈編導推免碩士研究生。曾參加第十屆文化藝術院校獎“桃李杯”全國舞蹈比賽;舞蹈《蛙神祭》獲廣西第七屆音樂舞蹈比賽一等獎;南寧市中小學生藝術節舞蹈比賽編創作品一等獎;柳州國際水上狂歡節開閉幕式編導等。 阮氏瓊商(越南Nguy渞 Th Qu渞梔 Th渁最)——飾演晴雯(B角):畢業于越南軍隊文化藝術大學,廣西藝術學院舞蹈學院2011級表演與編導專業留學生。舞蹈《給愛情》獲越南全軍專業藝術匯演金獎;《望夫女》獲全軍專業藝術匯演金獎;《千軍萬馬》獲全軍藝術專業匯演金獎;獨舞《越南新娘》獲2013“紅銅鼓”中國-東盟藝術展演一等獎。 杜香江(越南 H渁最 Giang)——飾演小紅:畢業于越南河內高等藝術學校,廣西藝術學院舞蹈學院2011級表演與編導專業留學生。表演獨舞獲越南河內高等藝術學校舞蹈比賽表演一等獎;《紅色地高原》獲越南民族民間舞蹈比賽三等獎;三人舞《越地高原》獲2014“紅銅鼓”中國東盟藝術教育成果展演三等獎。 黃其特——飾演賈寶玉(A角):廣西藝術學院舞蹈學院2011級表演與編導專業,畢業于廣西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主修中國古典舞與民間舞表演。舞蹈《瑤族舞曲·女書》獲文化部科技司2014“紅銅鼓”中國東盟藝術展演三等獎;主持2013大學生創新項目:以現代技法結構傳統經典——雙人舞《一條大河》;獨舞《夢》獲2008廣西藝術學院舞蹈比賽第二名。 劉小剛——飾演賈寶玉(B角):廣西藝術學院舞蹈學院2011級表演與編導專業,畢業于江西吉安藝術學校,井岡山藝術團演員,出演大型魔幻雜技劇《紅色之戀》、大型歷史情景舞劇《神奇贛鄱》等。曾獲廣西第四屆大學生藝術展演舞蹈作品一等獎;《成人禮》獲廣西藝術學院第十九屆校園文化藝術節舞蹈比賽創作二等獎。 群舞Ⅰ——眾丫鬟:王亞楠、黃芳楹、林心悅、張麗夏、韋露霞、柴一欣、付佳佳、劉珊、鄒妙、蔡文君、高銘、阮氏瓊商、阮芳玲、張佳敏 群舞Ⅱ——眾小廝:高銘、劉小剛、胡雨琦、聶辛宇、黃露怡、肖慧、周彥彤、劉柏辛、張佳敏、杜香江、文思雨(11級現代舞班) 【劇情簡介】 序曲:《幕前曲》(小紅串場Ⅰ:點燈) 紅樓中最不起眼的小丫鬟名喚小紅,夜色中手提燈籠,點亮大觀園即將上演的悲歡離合的一幕…… 第一幕 一、《水做的女兒》(眾丫鬟群舞Ⅰ) “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紅樓畫中人,三五成群,席地而坐,雕塑一般的慵懶而美麗。拂去歷史的塵埃,她們從典籍走來,從夢中復活,逐漸清晰。她們有的有名,有的無名,亦真,亦幻…… 二、《通靈寶玉》(寶玉與眾小廝群舞Ⅰ) “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自譽為“泥做的骨肉”的賈寶玉自知無材補天,便把代表他高貴身份和權勢的玉石,作為與眾小廝嬉鬧的玩物,時而自我放逐、時而自怨自嘆,在出世與入世的彷徨中成長。 三、《襲人云雨情》(襲人與寶玉雙人舞) “花氣襲人知驟暖”。云雨無常,人生不定。哀號之夜,寶玉貼身丫鬟花襲人輕輕披上裘衣,與寶玉行云雨之歡。花是香水,也是毒藥,它像一把帶著香氣的溫柔匕首,刺痛的是兩個生命的片刻歡愉和永恒悲傷。 四、《晴雯撕扇》(晴雯獨舞) “心比天高身為下賤,多情公子空牽念”。寶玉另一貼身丫鬟晴雯帶著對自身尊嚴的守護,帶著對主人寶玉的空牽念,楚楚可憐而又痛快淋漓地斬斷情緣。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碎成一地雞毛…… 五、《鞭打寶玉》(寶玉與眾小廝群舞Ⅱ) 隨著一聲摔碎玉石的脆響,寶玉闖下禍根,引來父親令手下舉起長鞭對其“不肖種種”大承鞭笞。眾小廝一面充當打手,一面還原奴性本色,膽戰心驚跪地求饒。玉,像緊箍咒一般,緊緊束縛住寶玉身心的自由,寶玉身處現實的桎梏中,無處逃遁…… 第二幕 (小紅串場Ⅱ:添燈。風雪之中,小紅借著夜色,為燈籠添火,紅樓進入深更……) 六、《群鬟葬花》(晴雯襲人與眾丫鬟群舞Ⅱ)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群花將盡,繁華易逝,在風聲鶴唳中,眾丫鬟與漫天飛雪、滿地落花一道香消玉殞。不知是人葬花,還是花葬人?丫鬟晴雯、襲人們,走到生命的盡頭,在群花中芳香伏地,深深嵌入大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四季自有更替,人生自有輪回。就當把一切埋葬,來年蘊育新生。 七、《寶玉出家》(寶玉獨舞) “質本潔來還潔去,一掊凈土掩風流”。佛曰:三千繁華,彈指剎那,百年過后,不過一抔黃沙。寶玉未能高中鄉魁、光宗耀祖,隨著大觀園被查抄,賈府家道敗落,富貴云散、一世公子半世情僧,終無奈了卻塵緣,遁入空門,一切塵埃落定、煙消云散…… 八、《芙蓉女兒》(眾丫鬟群舞Ⅲ)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寶玉出家后,繁華褪盡、心如止水,縱有千般不舍,也終有一別。女兒散盡,寶玉帶著他為晴雯們所做的長篇祭文《芙蓉女兒誄》上路。即便背叛全世界,拋棄他所鐘愛的塵世紅顏,也要義無返顧,走向那未知的盡頭,那或許并不存在的極樂世界、清靜之所。 女兒蹁躚似芙蓉,芙蓉在天之外亦將獲得永生。紅樓中人各自夢已終結,紅樓外今人夢卻在延續,延續著又一滿紙荒唐言的人生著作。天之盡頭,何處又有生命綠洲?不妨活在當下,享受不完滿,做一個幸福的無夢之人,罷了。天有界限,夢無盡頭,紅樓無解。 九、終曲《紅樓無夢》(小紅串場Ⅲ:滅燈。) 無夢到紅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