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舞是流傳于我國南北各地的民間舞蹈,最初以鳳陽花鼓最為有名,后來發展成為各種不同的表演形式,其中最有名的是"晉南花鼓"和"山東花鼓"。 "晉南花鼓"又有高鼓、低鼓、多鼓之分。高鼓是舞者將鼓系在胸前,左手持硬鼓槌,右手持軟鼓槌,交替擊鼓作舞。低鼓是舞者將鼓系在左腰間,兩手持硬鼓槌,交替擊鼓的舞蹈,其動作平緩穩重,深沉有力。多鼓是舞者在身體不同部位,如腿、頭、肩、胸等部位掛著鼓,兩手握鼓槌輪流擊鼓,動作富有變化,有高難度技巧表演。高鼓、低鼓、多鼓多由一人表演,具有靈敏矯健、陽剛奮進的舞蹈氣勢與風格。 "山東花鼓"是舞者將鼓系于左腰間,舞者雙手持鼓槌,但不用鼓槌擊鼓,而用兩尺左右長的鼓穗擊鼓。舞者可變化多種樣式舞蹈,既可站著打,蹲著打,旋轉中打,跳躍中打,也可左右繞過腰、腿、頭、背打鼓。該舞姿態活潑自由,節奏剛勁有力,鼓穗環身飛舞,令人眼花繚亂,成為廣大群眾喜愛的娛樂性節目。 安徽花鼓燈舞蹈(基礎)訓練教材 女班 (上) 主講教師:田露 第一節: 動律訓練;第二節 :碎步訓練;第三節: 扇花訓練;第四節 :起步訓練 安徽花鼓燈舞蹈(基礎)訓練教材 女班 (下) 主講教師:田露 第五節: 風柳步、雙環步、拔泥步訓練;第六節: 梗步、車水步訓練;第七節 :簸箕步訓練;第八節: 拐彎訓練,傳統組合一 :(小蘭花組合).傳統組合二 :(大蘭花組合)傳統組合三 :(風柳步組分傳統組合)四 :(車水步組合傳統組合)五:( 過河組合) 北京舞蹈學院民族民間舞系課堂考試匯編 北京舞蹈學院民族民間舞系課堂考試匯編。安徽花鼓燈,既有北方的剛勁古樸,又有南方的靈巧秀麗,具有粗獷、含蓄、傳情達意的風格特征,是男女對舞的舞蹈形式。花鼓燈男性舞蹈,在民間統稱為“鼓架子”。大鼓架子,動作灑脫、粗獷、大氣,具有北方人的性格。小鼓架子,動作輕捷、利索、詼諧,又具有南方人的個性。鼓架子舞蹈是在“頑”、“逗”中傳遞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