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舊唐書·安祿山傳》記載:“祿山晚年益肥胖,腹垂過膝,重三百三十斤。……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風焉。”白居易的詩《胡旋女》中也寫道:“中有太真外祿山,二人最道能《胡旋》。……祿山《胡旋》迷君眼,兵過黃河疑未反。”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中也說:“……云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由此可見,安祿山不僅會跳舞,而且舞技還相當精湛。 提起安祿山,廣大讀者并不陌生,大家都知道他是發動安史之亂的叛將。但如果說安祿山“舞”跳得很好,可能很多人都不信。可是確確實實,安祿山就是唐朝的“舞林高手”。據《舊唐書·安祿山傳》記載:“祿山晚年益肥胖,腹垂過膝,重三百三十斤。……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風焉。”白居易的詩《胡旋女》中也寫道:“中有太真外祿山,二人最道能《胡旋》。……祿山《胡旋》迷君眼,兵過黃河疑未反。”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中也說:“……云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由此可見,安祿山不僅會跳舞,而且舞技還相當精湛,在當時甚至是以后的一段時期里,安祿山的《胡旋舞》是有一定的名氣的。 安祿山跳得是《胡旋舞》,楊貴妃跳得也是《胡旋舞》,而安祿山又是楊貴妃的干兒子,這義母義子之間是誰先教的誰呢?我個人認為,應該是安祿山教的楊貴妃,理由如下:安祿山是北方的少數民族,在當時,北方的少數民族一律稱胡人,由此推斷《胡旋舞》是北方少數民族的一種舞蹈并不牽強,身為胡人的安祿山在小時候學過自己民族的舞蹈絲毫不奇怪。后來,他到唐朝做了官,接觸到了唐朝的宮廷舞蹈,他將自己的民族舞蹈和宮廷舞蹈的特征有機地結合起來,自創了一種名為《胡旋舞》的舞蹈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另外從名字上看,這種舞蹈也該是北方少數民族的一種舞蹈。不過令人疑惑的是,以安祿山大腹便便的身材(“腹垂過膝”),他的《胡旋舞》何以精湛呢?就說唐朝是以胖為美吧,但要以“腹垂過膝”的身材來“疾如風”地跳《胡旋舞》,總該是有些困難的。 行文至此,我突然想:在史書中沒有記載《胡旋舞》的具體的跳法,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甚至是小小的損失。試想,如果對《胡旋舞》有文字和圖畫記載,使其能流傳到今天,說不定就成了今天舞壇的一種流行,而這種舞是否有助于胖子的減肥也未可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