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181893[/attach] [attach]181894[/attach] 攝影:Yan Revazov Polina Semionova (俄語 Полина Семионова),俄羅斯芭蕾舞演員,現(xiàn)任ABT首席,曾為德國國家芭蕾舞團首席演員。 在MV《巴赫的最后一天》她的舞蹈被網友稱為“最美的芭蕾”“仙女般的芭蕾” [attach]181895[/attach] [attach]181896[/attach] [attach]181897[/attach] (作者/某兔RC)這不是我第一次看Polina在柏林跳吉賽爾。就是因為看過,所以對她現(xiàn)在的神境界更是驚嘆。女神們總被人感嘆起點之高還能不斷進步,那么Polina的吉賽爾竟然能時隔六年脫胎換骨——對于她這種高起點的一般哪想到會用脫胎換骨四個字。 六年前的Polina已經足夠好,吉賽爾這種浪漫劇,很多時候能跳得美,再有一定的凄美感人觀眾就足夠滿意,說到演技首先甚至主要就說發(fā)瘋段落。所以那年看見Polina加了很多對吉賽爾性格細節(jié)的處理時我覺得這小丫頭實在太可愛了,有自己表演想法的娃就是招人愛。而相比今天,那時她也是屬于還能被人看出她想表演的階段,還屬于東歐科班那種略端著一定程式化表演的痕跡,而現(xiàn)在,她已經讓她的吉賽爾有血有肉渾然一體。 當我還沒從半個月前慕尼黑那個把交際花瑪格麗特演得妖嬈動人的記憶里緩過勁兒來,Polina自己已經在柏林轉眼成了個無憂無慮的村花吉賽爾。一如三年前我在米蘭看她卡薩諾瓦,感嘆這小丫頭長大成小妖精了,可跟當年那個演灰姑娘的蘿莉不一樣了,半個月之后她在柏林就逆生長成了綠野仙蹤里的多蘿茜,那巴掌大的小臉演什么就有什么氣質。 倆月前剛看了諾爺爺那個改編版吉賽爾而且還是連刷了兩場半(workshop算半場)效果確實有一定洗腦,諾爺爺?shù)陌姹臼悄欠N用編排加深情節(jié)內涵的,而Polina今晚的表現(xiàn)則是用表演將傳統(tǒng)版平中見奇挖掘別人不曾有的更深解讀。 要知道這是一向被視作情節(jié)線簡單動作程式化的吉賽爾,這不是諾爺爺那個編排上就打算讓演員每個動作都帶著戲的茶花女啊! 所以直接炮灰的就是Marian,一德國土生土長的和一個俄羅斯科班搭檔的效果竟然是德國那個動作看著程式化俄羅斯那個渾身都是戲…不過Marian今天是debut也情有可原,雖然表演上略平但至少不添亂,以及Marian今天個人技術發(fā)揮還是很出色。 Polina這姑娘真是將東西歐芭蕾所長集中一身的妙人,先天條件和悟性、后天經歷和機遇,可遇不可求。 技術在東歐里出類拔萃,表演在西歐中屈指可數(shù)。 [attach]181900[/attach] [attach]181901[/attach] 第一幕吉賽爾變奏那個贊啊…跳完變奏讓媽媽給掛上公主賞的項鏈時我腦中呈現(xiàn)畫面就是哪個芭蕾大賽誰能跳出這質量的變奏可以直接發(fā)金牌了…單腳足尖比別人全腳還穩(wěn)后腿還抬那么老高,阿提丟兩圈一點不用蹭不用抹,足尖小跳節(jié)奏穩(wěn)距離遠基本跳了整個舞臺斜線,真是要什么有什么! 更贊的是每一個動作每個神情都帶著戲的表演,讓人完全對她挪不開眼睛生怕錯過任何一個有她獨到處理的瞬間。 所以說現(xiàn)在的Polina已經進入神級演員的境界了,一個演員能把自己的部分演好就是優(yōu)秀,但如果能達到舞伴配角即使不好都讓人無所謂因為看她一個就夠了,甚至別人的戲份沒交代清的情節(jié)她能給補上,那就是神。 獵人在這版里遭人厭的效果大半是Polina的功勞,從劇中吉賽爾第一次碰見獵人(吉賽爾和伯爵跳舞被獵人打斷),Polina就用表情清清楚楚表態(tài):我不喜歡你,和他無關,有沒有他我都不喜歡你你可不可以不要纏著我了。這下獵人所有癡情表現(xiàn)都變成招人反感的一廂情愿糾纏,而他揭穿伯爵身份也更帶有處心積慮泄憤報復的因素,所以吉賽爾之死他確實有責任,因為他行事的不計后果用了最極端也是對吉賽爾刺激最大的方式揭穿伯爵。 然后很想說說這版公主和吉賽爾的關系,今天演公主的Sarah姑娘debut相當成功,雖說公主這角色只用演戲不用跳舞對于她這樣距離首席一步之遙的獨舞本身也壓力不大,但也不是誰都能演出這氣場,整個第一幕能讓我偶爾從Polina身上挪開眼睛的就是她。 這是Bart爺爺?shù)膫鹘y(tǒng)版(難得愛玩改編的Bart爺爺還有如此主流線的劇啊),所以這里公主和吉賽爾不會像諾爺爺?shù)陌姹灸菢訌娜嗽O就改了人物效果。這里的公主就是那個珠光寶氣高高在上,Sarah和Polina的表演效果,清晰說明,公主就是公主,村姑就是村姑,身份和成長環(huán)境不同,所以舉止不同世界不同,與相貌無關。當然吉賽爾是四里八鄉(xiāng)出名的漂亮姑娘,所以公主會對她多關照兩眼,會成為公主用來平易近人的對象,但她們依舊不是一個世界,想找共同語言都難,公主問吉賽爾會什么,那個走進芭蕾常見橋段之吉賽爾代表手語動作“我會紡線”被小女神演得太活靈活現(xiàn)了,一看就是靠針線活縫裙子做衣服養(yǎng)家糊口的好手——但手工對公主來說是什么?是刺繡是牙雕是打發(fā)時間調節(jié)心情,養(yǎng)家糊口縫縫補補,可能是公主能體會的嗎?于是公主再問,吉賽爾表示自己還愛跳舞,這下公主高興了,年輕女孩子誰不愛跳舞,但吉賽爾繞著公主的時候你能看出來公主跳的是優(yōu)雅的宮廷步伐,吉賽爾是歡快的民間波爾卡,舞沒跳一起去不說吉賽爾媽媽還表示俺家閨女先天不足不能劇烈活動,這下公主真犯愁了,最后才終于在女大當嫁的話題上找到共同點。 這就是公主和吉賽爾,兩個世界的女孩,公主舉手投足都透著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帶來的習慣,她無意去擺什么架子故作姿態(tài),她只是習慣。而吉賽爾從小接觸的世界只是小小的鄉(xiāng)村,在鄉(xiāng)村里她是人緣很好的姑娘,這對她就夠了。在開始吉賽爾拉伯爵和鄉(xiāng)民跳舞的時候,Polina在把伯爵介紹給大家時神情自豪,在她的小世界里她是一村之花,這個新來的年輕人是因為她才能進入這個圈子。這就是吉賽爾簡單的世界。在伙伴面前是有些驕傲的小村花,在伯爵面前是情竇初開的患得患失,在公主面前是打開新世界的好奇與恭敬、一雙眼睛都粘在了公主的華服上。而在媽媽面前,吉賽爾只是孩子,媽媽出來找吉賽爾吉賽爾躲在伯爵身后時Polina掩耳盜鈴地捂上臉好像在說“媽媽看不到我看不到”。這版吉賽爾變奏之后還有段伯爵的男變奏,看心上人跳舞時吉賽爾幸福地摟著媽媽的脖子,是全天下平凡家庭里母女間的自然親昵,溫馨得人心都化了。這是吉賽爾最幸福的時候,守著媽媽,有著愛人,可惜這個泡沫眨眼就破了。 吉賽爾瘋了,公主也怒了,當著一眾貴族的面在一群鄉(xiāng)民面前被告知自己的未婚夫偷跑來和一個村姑在一起,這個場面對驕傲的公主來說本身就是奇恥大辱吧… Polina現(xiàn)在演吉賽爾之死的方式很絕…她不是那種林妹妹般的弱不禁風漸漸走向死亡,而是死得突然,仿佛能聽見媽媽一聲驚呼“姑娘你傷傷心鬧一鬧就罷了,何苦還把命搭上了”。 [attach]181898[/attach] [attach]181899[/attach] ——至于這段的伯爵?他作為導火索引爆了真相之后我就去看那兩個女人的瘋狂與憤怒了… 整個第一幕就是一個傳統(tǒng)版本下的戲劇演繹版,難得一見。 第二幕原本擔心Marian舉Polina會比較吃力,但目前只剩三個男首席的柏林團也只能小個子里拔伯爵,不過看下來覺得并不像擔心的那樣,Polina雖然個子高線條長,但常年全球客座也搭過各種舞伴,托舉時候比較會配合,作為debut來說Marian今天還是合格的,雖說是比不了漢堡團Riabko那伯爵。不過柏林團的群舞跳Wilis的確比漢堡團養(yǎng)眼多了…畢竟是讓個東歐團長帶了那么多團,何況這版吉賽爾還是請巴黎歌劇院的編導親自指導。其實柏林還有斯卡拉的Wilis部分非常好看,而且很神奇,同樣這批演員去跳天鵝湖各種不適,但到吉賽爾就齊整又肅殺。 但沒想到的軟肋出在了鬼王身上,Elena Pris這兩年狀態(tài)在下降這個從之前的演出也能看出來,但我還是沒想到她下滑這么快,第一次看鬼王要慶幸戲份少舞蹈就開頭那點。后面站臺角以上肢動作為主還可以,畢竟氣場在那。但鬼王的變奏簡直慘不忍睹,跨跳能做成后腿還沒起來前腿已經落下,后來Polina出來做個小跳都比她的大跳高…所以說不是所有當媽的重返舞臺都能開掛,這個世界還是凡人多,女神也需要自律和毅力成就。今天這已經不僅是兩Wilis領舞都強過鬼王了,群舞動作質量比鬼王好的都好幾個。 【說到Wilis領舞,其中之一就是Sarah,這個角色她倒是以前就跳過,但結合今天第一幕她那么有存在感的角色,第二幕再上Wilis領舞效果就略詭異——公主大人您是憤怒滴加入“整死負心伯爵”小分隊還擔任隊長了么…PS:今兒Wilis領舞Sarah姑娘也完成得相當靠譜,柔美飄逸舒展穩(wěn)定——于是昨兒那個西班牙舞的夢游狀態(tài)是幾個意思…這姑娘看來有點神經刀,希望不要成為又一個Pris,就演戲不跳舞…】 Polina出來之后我真想說吉賽爾你千萬不用急,這個鬼王是廢柴法力有限,肯定整不死伯爵。 從新墳里升起的吉賽爾一出現(xiàn)又搶去了所有注意力,那幾次看得人心軟的雙手垂淚動作,這個吉賽爾,肉身化鬼,真心不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