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師范大學舞蹈系 12級/肖立君) 舞蹈《奮楫者》把儒家經書《禮記·中庸》中的“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一話體現的近乎完美。在整個舞蹈中,無論是服裝、道具還是燈光,使得整個舞臺就如同一個競技場。 當舞蹈開始時,舞臺的中間橫放著一個大約長8米高0.8米的黑色長方體道具,就如同一艘大船。舞蹈演員們擺著各自的造型。有的躺在道具上、有的坐在道具上、有的趴著、還有的靠著。在道具的前方站著5個舞蹈演員,兩邊對應站著兩個雙手交叉在胸前,如同保鏢又如同誰也看不起誰的競技者。中間站著的是男主演劉福洋,他指尖相握抱拳至頭頂,氣勢就如同競技場上的王者。當輕松歡快的音樂響起時,女主演從舞臺的右側邁著輕盈的舞步而上,與男主演來了一段雙人,就如同女主演是這場競技的”寶藏“,各種拉扯的動作,顯得“寶藏”無比的珍貴。在舞蹈進入1分半左右的時候,有6名舞者坐在舞臺道具的下方,用手腳配合著上體作出船槳劃行的動作,整個舞臺就如同一艘大船在行走。在“船”的前方,兩個一出的男演員與女演員同舞,就如同在觀察”寶藏“想把它奪來。 在舞蹈進入高潮的時候,音樂從之前輕松歡快的音樂變成了激烈的音樂,整個舞臺的燈光也變得強烈起來,舞者們用他們的肢體的力度,互相拉扯搏斗的動作,把努力奮進,想獲得“寶藏”的心里很好的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在整個舞臺燈光變紅的那一剎那,所有的演員都定著自己的造型,用努力呼吸的動律,呈現出一副爭奪之后疲憊的畫面后一起用各種舞蹈動作跳入道具后面。片刻之后,又開始了......在整個舞蹈的表演中,非常形象的表現了“百舸爭流,奮楫者先”這句話。就如同很多的船在水面上爭先,劃槳劃得最勤奮最努力的那個一定是第一。這個劇目是一個特別現實題材的劇目,對于我們現在的大學生而言,非常的勵志,又推動作用,所以我非常喜歡。 (圖:攝影師/千石SJ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