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年底至今,借助“國家隊冬天在公園內(nèi)只穿短褲和背心秀舞技”、“鋼管舞舞者30米高空炫技”等花邊新聞,鋼管舞再度成為網(wǎng)絡上的熱搜詞匯。 提起鋼管舞,人們似乎容易把它與“低俗”畫等號。也正因為項目的出身問題,它始終存在爭議性。盡管2003年創(chuàng)辦的世界鋼管舞錦標賽是全球公認的權威的競技賽事,而且世界鋼管舞聯(lián)合會一直在努力申請進入奧運會,但鋼管舞卻仍然不是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準的競技項目,這也決定了國內(nèi)舞者們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 現(xiàn)狀 鋼管舞國家隊不被官方認可 鋼管舞是外來項目,最早進入中國更多是夜店、酒吧的表演形式。在2006年,羅蘭等人率先在國內(nèi)成立了鋼管舞培訓機構,當時學習鋼管舞的群體以白領居多,因為他們更愿意接觸新的事物。 2008年,中國鋼管舞的發(fā)展迎來了第一個高潮期。國內(nèi)一些電視節(jié)目對于鋼管舞的宣傳,從某種程度上糾正了人們對于這個項目的偏見,練習鋼管舞的人群開始增多。 2009年到2011年,鋼管舞的夜店化特征明顯。當時幾乎所有鋼管舞培訓機構都在課程上加入很多夜店化的舞蹈動作,并給學員介紹在酒吧、夜店跳夜場的工作。而現(xiàn)在一些較為出名的鋼管舞培訓機構的創(chuàng)始人,幾乎都有過在酒吧表演的經(jīng)歷。 最近幾年中,鋼管舞的競技性逐漸被人們關注。標志事件是以袁標等人在2012年通過組織中國鋼管舞錦標賽選拔出鋼管舞國家隊,并參加世界鋼管舞錦標賽。但這支隊伍從未被國家體育總局承認,首先是鋼管舞項目并不是國家體育總局正式開展的項目,其次是中國鋼管舞錦標賽也不是官方認可的比賽。 鋼管舞一直都難以撕掉“編制外”的標簽,這也使得參與者只能在夾縫中求得更大的生存空間。不可否認的是,那些練習鋼管舞較早、并在圈內(nèi)有較高知名度的人,有的可以“月薪數(shù)萬”,但這部分群體數(shù)量很少,而且他們幾乎都已經(jīng)成為國內(nèi)某個鋼管舞培訓機構的負責人。而更多的鋼管舞練習者,則需要通過從事其他工作來維持生計。 “出身不好”屬于“三不管” 難題 “出身不好”是鋼管舞項目在我國發(fā)展的先天劣勢,它一直無法在國家體育總局正式立項,并被國內(nèi)的一些主要舞蹈和體育舞蹈組織拒絕接納,屬于“三不管”狀態(tài)。 “在我們選擇項目時,出身問題肯定是繞不過去的。”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相關負責人張娜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說,“雖然現(xiàn)在鋼管舞的健身價值很突出,但我是不會讓我的孩子去練鋼管舞的。” 除了出身問題,因參與者數(shù)量、項目規(guī)范化、相關人才建設等多方面原因,鋼管舞還不具備在體育總局立項的堅實基礎。“其實就算是立項了,我感覺對參與群體也不會起到大幅度提升作用,它仍然會停留在一小部分群體挑戰(zhàn)自我的層面。”張娜說。 無法在國家體育總局立項,“國家隊”稱號自然無從談起。但在2012年,袁標成立了所謂鋼管舞國家隊,并出戰(zhàn)了世錦賽。而由于沒有行業(yè)管理,這支“國家隊”至今只能成為一個宣傳的噱頭。 實際上,這支國家隊因為沒有官方的認可,也自然得不到相關扶持。隊員參加一次世錦賽需要大概3萬到4萬元的給用,其中70%要由個人承擔,剩下的由袁標負責。很多次,為了省錢,這支隊伍要多人住在一個房間,每餐的食物是方便面。 袁標多次聯(lián)系過張娜,尋找使鋼管舞成為總局正式項目的可能性,但沒有一次成功。“人們都感覺立項了,是一紙令下,全國發(fā)動,但并不是所有項目都這樣,也要根據(jù)項目特點以及各地的自身情況。”張娜對北青報記者說。 進程 一直在爭取進入奧運會 2012年在倫敦,來自世界各地的總共5000名鋼管舞練習者自發(fā)地組織了一個項目申奧組,他們決心要讓奧運會接納鋼管舞。他們甚至專門寫了一份申請,希望倫敦奧組委能將鋼管舞列為表演項目,就如同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武術。但他們沒有成功。即使這樣,這個項目申奧組至今仍然沒有解散,他們將目光又鎖定在了2016年里約奧運會。申奧組組長英國人蔻茨說,鋼管舞有和體操項目類似的很多東西,例如都需要一些高難度動作完成,并通過打分一決高下。而且,這個項目在世界上發(fā)展迅速,參與人口大幅度增加。 世界鋼管舞聯(lián)合會是公認的世界范圍內(nèi)鋼管舞項目的權威組織,它的成員有二十幾個國家,但他們沒有在世界范圍內(nèi)鋼管舞項目參與者的具體官方數(shù)字。而按照《奧林匹克憲章》,能被列入奧運會的比賽項目,要有廣泛的參與人口,男子項目至少要在40個國家廣泛開展,女子項目至少在25個國家。以此標準,鋼管舞還遠不夠格。再加上奧運會項目一直強調(diào)“瘦身”,鋼管舞進入奧運會顯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但這不是我們放棄努力的理由,”蔻茨說,“總有一天國際奧委會會將它認定是奧運項目。” 雖然鋼管舞在短時間內(nèi)無法進入奧運大家庭,但是它自身具備的健身性、競技性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同。這也是越來越多的人將鋼管舞不再視為夜店、酒吧的娛樂表演,而是一種逐漸被人們接納的體育項目的重要原因。 目標 爭取先進入世界運動會 實際上,引入我國30多年的體育舞蹈項目,經(jīng)歷的情況和鋼管舞有一些類似之處。“體育舞蹈作為一個外來項目,最初時也受到了一定的排斥,后來是世界運動會將體育舞蹈列為比賽項目,這才使得體育舞蹈在我國真正發(fā)展起來。”張娜說,她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國體育舞蹈協(xié)會副秘書長。 世界運動會又稱“二級奧運會”,雖然項目都是非奧運項目,但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強烈的表演性。例如拔河項目也是先進入到世界運動會后,才被國家體育總局正式立項。“鋼管舞要能進入世界運動會,成為比賽項目,那么它在我國受重視的程度自然就會上去。”張娜說。 再者就是依靠項目的單項組織的強大力量。“這有兩種可能性,一個是項目自己的單項組織發(fā)展起來,擁有大量的成員,廣泛的參與人口。另一個是借助進入一個強大的組織,以加速自己的發(fā)展和影響力,像之前的國際蹦床聯(lián)合會加入到國際體操聯(lián)合會。”張娜說。但目前,世界鋼管舞聯(lián)合會還沒有進入到世界舞蹈聯(lián)合會中。此外,鋼管舞在項目的標準化、規(guī)范化上還需要自我完善。 而為了扭轉人們對于鋼管舞出身不好的觀念,部分人建議將鋼管舞改名為“緣桿”,“但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張娜說。 出路 從全民健身尋突破口 2013年,北京體育國標舞蹈協(xié)會主席王維儉曾經(jīng)專門去天津找過袁標,商談合作的可能性。在此前,王維儉和鋼管舞培訓學校合作舉辦過幾屆國際體育標準鋼管舞錦標賽。 王維儉是體操運動員出身,曾經(jīng)在世界新興力量運動會上獲得過冠軍。2007年,她看到了國外的鋼管舞視頻,覺得和體操的高低杠和雙杠有些類似,于是就有了在國內(nèi)推廣這個項目的想法。王維儉很快就找到了當時在國內(nèi)辦鋼管舞學校最早的羅蘭,并有了一個小規(guī)模的鋼管舞比賽,這是后來的國際體育標準鋼管舞錦標賽的前身。這個比賽在第一屆和第二屆時均有60多人參加,但到2010年就做不下去了,選手數(shù)量縮小到30多人,險些中途夭折。 王維儉和羅蘭前后合作了五屆賽事后分道揚鑣。羅蘭說,王維儉組織的這個賽事并不只針對鋼管舞,還包括其他類似體育舞蹈的項目。無論是比賽長度、規(guī)模還是競技水平都無法滿足參賽選手的需要,“專業(yè)性差一些。”在此后,羅蘭開始自己組織比賽。 而王維儉則開始和國內(nèi)另一家著名的鋼管舞培訓學校華翎鋼管舞合作,但時間不長,王維儉就感覺和后者“不是一路人”。由于協(xié)會辦培訓班,王維儉要組織比賽,很大程度上需要有鋼管舞的培訓機構來參加,這種先天的依賴性讓她多年來始終無法解決。 而在國內(nèi),主要的鋼管舞練習人群又都集中在羅蘭、王剛等人經(jīng)營的大型、連鎖鋼管舞培訓學校,因而王維儉要按照自己的思路推廣鋼管舞項目,幾乎每次都是舉步維艱。“只有按照我的模式,才有可能成功。他們的根本就行不通。”王維儉至今仍然這樣堅持己見。 王維儉說,在目前國家體育總局不將鋼管舞正式立項的前提下,只能在其他協(xié)會的引領下,在民間開始突破,并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鋼管舞本身就是一個國外的項目,再加上這個項目本身的特殊性,所以要先將它作為一種全民健身的方式,并將其規(guī)范化,才能在國內(nèi)有所發(fā)展。這類似30多年前體育舞蹈的情況。”王維儉說,“鋼管舞最終的目標是進入奧林匹克大家庭。” 人物 “生意人”袁標: 變賣家產(chǎn)“賭”鋼管舞 三年前,袁標因為組織了中國鋼管舞錦標賽,并成立了所謂的中國鋼管舞國家隊,參加鋼管舞世界錦標賽而出名。曾經(jīng)是生意人的袁標,因為投資鋼管舞,變賣了在老家河南的全部家產(chǎn)。 和許多人經(jīng)營鋼管舞培訓班不同,袁標走的是一條鋼管舞營銷的道路,他將此稱為“一場賭博”。“如果我開培訓班,那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但不是我的方向,我要讓其他鋼管舞的練習者有飯吃。”袁標對北青報記者說。“但我只有20%的勝算。” 2011年袁標開始辦比賽,首屆中國鋼管舞錦標賽,參賽者中高手只有一到兩個,整體水平不高。第二屆比賽前,被群眾舉報聚眾進行色情表演,原先40多人的參賽規(guī)模縮減到只剩20多人,場地也臨時更改,賽事受到嚴重影響。到去年第三屆時情況稍有好轉,但在比賽中途,賽場門口仍然有一些人在喊“色情表演”。 袁標舉辦的這個比賽,最大的賣點無疑是能獲得代表中國參加世錦賽的機會。但在鋼管舞未被國家體育總局正式立項前,國家隊只是“有名無實”。部分業(yè)內(nèi)人士也對此有過批評,認為袁標是在故意借此制造噱頭。 袁標有自己的理由:他在2005年接觸鋼管舞,并通過網(wǎng)絡找到世界鋼管舞聯(lián)合會的聯(lián)系方式。兩年后,袁標向聯(lián)合會繳納了100歐元,正式成為會員。此后,袁標多次向世界鋼管舞聯(lián)合會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2009年,他成為該組織的一個執(zhí)行委員,并得到授權可以在中國舉辦鋼管舞選拔賽。 “比賽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個鋼管舞的商業(yè)模式,只有這樣才會形成一個更大的舞臺。”袁標說。2013年,袁標組織了幾場以鋼管舞為內(nèi)容的舞劇,門票在40元到480元不等,看過兩遍以上的觀眾有35%,“只要讓觀眾了解了鋼管舞,他們是愿意看的,也愿意花錢看。”他說。 “中國第一人”羅蘭: 學員們已不愿去夜店跳舞 被外界普遍稱為“中國鋼管舞第一人”的羅蘭,在2006年成立鋼管舞培訓學校的時候,這個行業(yè)在國內(nèi)還是一片空白。她租了朝陽體育局的一個體操房,又在媒體上做了幾次廣告,培訓學校就這樣開張了。 據(jù)羅蘭向北青報記者回憶,當時的生意“超出預期”,“來學的人多是白領,他們喜歡新鮮的事物”。但這家鋼管舞學校在半年后就關閉,原因是“遭到了別人舉報,被體育局的人轟了出來”。不得已,羅蘭只好“搬家”,但生意并未因此受到太大影響。 2008年,羅蘭借助湖南衛(wèi)視《快樂大本營》一期有關鋼管舞的節(jié)目一炮走紅,報名人數(shù)在一夜間急速增加。隨即羅蘭在中關村開了第二家培訓學校,但仍然無法滿足學員的需要。但好日子大概持續(xù)了一年左右。2009年中關村店關門,只保留了現(xiàn)代城附近的這一家。“雖然沒有2008年那樣的火,但生意一直都還可以。” 2009年到2011年,羅蘭在鋼管舞培訓學校的培訓內(nèi)容大部分是為了迎合夜店、酒吧演出的需要。“那時來我們這兒學鋼管舞的人,素質(zhì)也參差不齊。”羅蘭說。在2011年北京酒吧中大約80%跳鋼管舞的都是她的學員。“酒吧有這種需要,我們也提供這方面的信息服務,甚至有時候酒吧需要人,我們都派不出。” 到酒吧去跳鋼管舞,這是一種快速的掙錢方式。有跳過酒吧夜場經(jīng)歷的女孩告訴北青報記者說:“我最高的一次,一個晚上在幾個酒吧串場,掙了一千多。”在三里屯、后海等北京酒吧集中的地點,越來越多的酒吧在那個時候?qū)摴芪枳鳛楸硌蓓椖恐弧?/div> 但最近兩年,羅蘭鋼管舞學校的學員中,單純?yōu)樘瓢梢箞龅娜艘呀?jīng)是少數(shù)。“現(xiàn)在更多的學員是以進修、自己開店或是參加比賽居多。”羅蘭說,“有幾次我問學員要不要去酒吧跳夜場,她們沒幾個人想去。” 作者:宋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