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結束的“十藝節”文華獎劇目評比中,青島市歌舞劇院打造的由莫言小說改編的舞劇《紅高粱》以激情飽滿的表演、精致巧妙的舞美設計、深情細膩的音樂創作贏得評委、觀眾認可,榮膺“文華大獎”?!啊都t高粱》不僅是‘舞’,更是‘劇’。它讓觀眾記住人物、故事,更讓觀眾感受到原始生命力的張揚?!睂τ谠搫〉乃囆g特色,導演王舸如是解讀。
原始生命力的肢體詮釋 莫言筆下,“高密東北鄉”上演的“我爺爺、我奶奶”的故事,以豐富飽滿的想象、汪洋恣肆的筆調張揚著中華民族旺盛的生命力;張藝謀的電影里,有關“紅高粱”的故事,依托于充滿寓意的大紅色調,以多變的鏡頭語言把象征原始生命力的高粱地烙在觀眾心里…… “舞劇《紅高粱》是‘站在巨人肩上’的再創作,它的成功首先得益于莫言原著中將普通人物置于善惡歷史沖突迸發出的感人力量。張藝謀電影選取的獨特視角和他對生命意識的觀照,也給了我們很多啟示?!鼻鄭u演藝集團藝術總監兼青島市歌舞劇院院長黃港說。 從文學與電影中脫胎,舞劇《紅高粱》因此有了更廣泛的觀眾,同時也面臨超越的難度?!敖涍^主創團隊的多次討論,我們采取了‘七分電影、三分小說’的定位,決意打造一部尊重原著精神又適合舞劇表現,具備現代視角又符合觀眾審美需求的舞劇《紅高粱》?!秉S港說。 在這樣的創作理念下,舞劇《紅高粱》從逼婚、野合、祭酒、豐收、屠殺、赴死六大章節梳理原著故事,以肢體語言外化并強化戲劇感染力?!霸嫉纳?,男人、女人與土地、生活的情感,是我對舞劇《紅高粱》題旨的解讀。在適合舞劇語言的前提下,我要求每個人物的性格必須鮮活,哪怕是反面角色,也要傳遞出那個年代的真實之感和旺盛生命力。”該劇導演王舸說。
民族特色與大片式盛宴 在舞劇《紅高粱》的創排中,青島市歌舞劇院領導接觸過張藝謀、張繼剛,但最終選定了以王舸、許銳為首的年輕創作團隊。“他們不拘泥于故事,敢賦予文本以新的肢體語匯,對原著精神的詮釋頗為精到,現在看來,這支團隊選對了?!秉S港告訴記者。
高粱地作為《紅高粱》中不可或缺的視覺元素,在導演的二度創作中并未循規蹈矩地處理為具象,反而用大片的紅布及獨具特色的民間剪紙元素呈現;而紅棉襖、日本兵等道具或人物在舞臺上也不具體呈現,這些形象的刻意弱化恰與整部舞劇的寫意風格巧妙融合,也為面具、剪紙、大瓷碗等鮮明民族元素的融入提供了空間。而在高潮段落,變幻的燈光背景下,刺目的車燈、明晃晃的刺刀寓意敵人的到來,在給觀眾以“大片式”視覺沖擊的同時,也令觀眾感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力。
對于靠肢體語言講故事的舞劇,音樂是營情造境的有力烘托。細膩、深情、有力量,是創作團隊對音樂的定位。王舸告訴記者,為追求配樂的精致效果,創作團隊找來國內頂級民樂演奏家演奏,并到美國好萊塢做混音。融合了民族性與西洋元素音樂,在劇情的推移中,營造出了厚重的歷史背景與時代氛圍,也讓觀眾感受到了劇中人物情緒的起伏變化。
用生命跳舞的激情力作
作為青島市歌舞劇院轉企改制后的第一臺大戲,說起自2010年立項至今對舞劇《紅高粱》傾注的情感,黃港內心五味雜陳:“市級劇團打造出‘文華大獎’劇目實屬不易,我們一開始就瞄準市場,并以藝術質量爭取舞臺生命力和市場競爭力?!?/p>
舞劇《紅高粱》的成功,讓黃港對自己的堅持深信不疑:“藝術作品若不精致則無市場;創作不能囿于地域局限,要以國際眼光關注人性中向善的本質,才有藝術創作的開闊視野?!?/p> 舞劇《紅高粱》首演成功后,已與保利院線等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希望該舞劇獲得藝術、商業價值雙贏,可持續地演下去?!秉S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