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舞劇舞蹈詩的數量可能在全世界已經是第一了,但是通常做一部舞劇或舞蹈詩少則500萬至600萬,多則1000萬至2000萬。一部舞劇500萬, 10部舞劇就是約5000萬,一年我們可以看到新出現的舞劇舞蹈詩大概至少有30部之多,那就是約1 . 5億,再多一點就是約3億,中國每年在舞劇舞蹈詩上有這么大的投入,我們是否能為后人交出一份滿意的時代答卷? ”日前在滬舉行的第九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舞蹈詩評獎期間舉辦的“舞動長寧——中國當代舞劇舞蹈詩創作研討會”上,中國舞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馮雙白為大家算了這樣一筆賬,并如是發問。
本次“荷花獎”評獎決賽中,既有用肢體語言對經典人物的當代內涵的重新解讀,也有直面現實對當下都市小人物生存困境與情感糾結的關注,見證了當下舞劇舞蹈詩創作的前進與發展。然而與此同時,亦讓專家評委得以管中窺豹,引發反思。作為舶來品的舞劇和本土生成的舞蹈詩,今天,它們的發展面臨著怎樣的爭議和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