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講的是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舞蹈學院院長傅小青編導,在第十屆全國舞蹈比賽中他一人入圍的舞蹈作品的就有3部,分別是三人舞《風雨擔架》、群舞《喜鵲喳喳喳》和《鼓子少年》。其中《鼓子少年》獲得群舞組表演一等獎,這使得山東在全國舞蹈比賽上實現歷史性突破。 傅小青:著名舞蹈家,生于1968年,江西吉安人,中共黨員。現任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舞蹈學院院長、山東舞蹈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山東省青年聯合會常委。2002年當選廣東省第九屆黨代會黨代表。1999年12月獲全國人事局授予的全國旅游系統“勞動模范”稱號,2000年獲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的“雙愛雙評”優秀模范,2002年獲得珠海黨工委授予的“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996年山東劇院舉辦“《黃河的兒子》傅小青舞蹈作品專場晚會”;1997年洛陽牡丹花節開幕式、澳門回歸倒計時100天《東方明珠》專場晚會、大型舞劇《東方神珠》、香港舞臺劇《圓明情深》、大型舞蹈詩史《大清王朝》 “我來自江西井岡山,井岡山和沂蒙同樣是革命圣地。為了準備這次比賽,我們作了大量資料篩選、采風,最終選擇了老擔架隊員回憶當年和同伴一起出生入死救傷員的故事。”傅小青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部作品的演繹,把沂蒙精神傳遞到千家萬戶。 “革命歷史題材的作品,很容易讓人產生‘說教’的想法。”傅小青說,“我采用了時空穿越的手法,讓老擔架隊員帶我們來回憶那段槍林彈雨的歷史。特別是舞蹈最后原生態的《沂蒙山小調》悲涼、滄桑,打動了無私奉獻的沂蒙人民,是發自內心的真情流露。” 此次省文化藝術學校表演的群舞《喜鵲喳喳喳》,同樣出自傅小青之手。這部作品以一群喜鵲為創作藍本,運用山東秧歌為創作元素,巧妙結合了民間舞歡快熱烈的特點,描繪出一群活潑可愛、嘰嘰喳喳叫個不停的喜鵲們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景象。該作品創作手法獨特,表現形式新穎,已經在全國“桃李杯”比賽中奪得過一等獎。 但在這次比賽前兩天,傅小青現場對《喜鵲喳喳喳》進行了修改,“我們就是根據傳統文化中‘喜鵲銜枚’這樣一句富有意義的話語,在舞蹈的最后打造出一幅‘喜鵲銜枚圖’。”傅小青說,“現場修改很倉促,但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打磨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