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時間:2013年5月10日 周五 19:30 演出場館:杭州大劇院 場館地址:杭州市江干區四季青街道新業路39號 主創 編導:王媛媛 作曲:杜薇 舞美/燈光設計:韓江 舞美/服裝設計:葉錦添 音樂顧問:陳其鋼 劇本改編:劉希彥、柏邦妮 音樂制作:陳雨黎 藝術總監/編導:王媛媛 王媛媛是中國享有國際聲譽的現代舞蹈編導。出生于北京,先后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與美國加州藝術學院舞蹈學院,并獲碩士學位。曾任中國國家芭蕾舞團駐團編舞,丹麥皇家芭蕾舞團、香港演藝學院、紐約市芭蕾舞團、上海芭蕾舞團及天津芭蕾舞團的客席編舞。曾在法國國際舞蹈比賽、保加利亞瓦爾納國際芭蕾舞比賽、美國杰克遜芭蕾舞比賽、俄羅斯國際芭蕾舞比賽中榮獲“最佳編舞獎”,成為當代在國際重要舞蹈比賽上贏得最多“最佳編舞獎”的中國編導。 2008年4月,她與國內頂尖創作團隊,共同創辦了北京當代芭蕾舞團,連續推出當代芭蕾作品《空間日記》、《霾》、《棱鏡》、《情.色》、《拾穗者》、《無足鳥》、《驚夢》、《金瓶梅》和《野草》等。 序幕 亭臺樓閣,繁華塵世,如花男女;女子蓮坐看,夜夜傷情。 一幕 蓮冷落無奈塵世,二郎正襟危坐,蓮情挑亦奈何不得。 如云妖嬈間,官人望見落寞失意的蓮,頓覺魂飛魄散,一時性情相向。 狂風中,大郎暴斃。 二幕 奢華婚禮,金縷玉衣。蓮喜不自禁卻又嫉恨官人與其妾愛意情濃; 她日夜如幽魂般游蕩,燈火下了樓臺,笙歌歸了院落; 空榻孤琴,丫嬛知心,借夫之衣冠,假鳳虛凰;眼見著那廂笙歌,切齒心橫,令丫嬛扮貓驚喝,嬰兒靈魂散去。 三幕 蓮的懲罰如期而至,而官人亦病入膏肓; 彌留之際,似夢里與女子相別,而其妾的游魂已然瘋癲欲死; 宿命的冤家相見似火,照亮了死亡將盡的黑暗,大悲咒吟響了生命的絕唱。 尾聲 制作人/舞美及燈光設計:韓江 著名戲劇與舞蹈的制作人及舞臺設計師。2004年創立DAMUARTS設計師機構,常年聯合國內頂尖的舞臺設計團隊為各大院團和著名導演合作創作舞臺劇作品。2008年與著名編舞家王媛媛共同創辦北京當代芭蕾舞團,四年內連續推出了《空間日記》、《驚夢》、《棱鏡》、《拾穗者》、《霾》、《情·色》、《無足鳥》、《中間》、《金瓶梅》、《野草》九部舞蹈作品,并帶領團隊走向國際市場,連續在歐美各著名的頂級劇院和藝術節演出。2012年,作為制作人與投資人聯手著名導演林兆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于第四十屆香港藝術節推出年度委約新作《山海經傳》,獲得極高的國際聲譽。 其它設計作品有2008年譚盾歌劇《門》,2009年廣西歌舞劇院音樂劇《桂花雨》,北方昆曲劇院關錦鵬導演的昆曲《憐香伴》。2010年設計李建軍導演《背叛》及2011年話劇《狂人日記》,中國歌劇舞劇院《四美圖》,2010至2012年間為蘇州藝術中心芭蕾舞劇院設計《羅密歐與朱麗葉》、《人偶情緣》、《西施》,等近百部作品。 作曲:杜薇 1996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施萬春等;2005年獲作曲碩士學位,導師為郭文景。其作品《染》及《異域的芳香》均為法國國家廣播電臺委約作品,分別由北京華夏室內樂團以及法國國家廣播交響樂團室內樂團在巴黎梅西安音樂廳首演。為瑞士對話室內樂團創作的作品《彌》由該樂團首演于2009北京現代音樂節,并應邀參了同年日內瓦音樂節。杜薇的室內樂作品還包括為上海民族樂團于2007年創作的《天眼》和于2008年《大音華章》。 杜薇與編舞家王媛媛的合作始于2004年香港首演的《梨花·夢回》(香港演藝學院委約)。其后又聯手創作出一系列作品,包括2005年的《劍魂》(中央芭蕾舞團委約),2006年的《情·色》(丹麥皇家芭蕾舞團委約)以及2007年的《驚夢》。四年之后,她與王媛媛再次合作,為北京當代芭蕾舞團2011年度大戲《金瓶梅》寫下精彩的樂章。 舞美及服裝設計:葉錦添 葉錦添服裝、視覺藝術、電影美術、當代藝術皆精。憑《臥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美術設計獎及英國影藝學院最佳服裝設計獎。自《英雄本色》起,與兩岸三地知名導演合作了多部電影及戲劇,作品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及巴黎夏佑劇院等地上演。曾于海內外舉辦多次展覽,并出版了多部作品。他的電影作品有《赤壁》、《夜宴》等;舞臺作品有《樓蘭女》、《八月雪》、《長生殿》、《大明宮詞》、《橘子紅了》及2010年與美國劇場大師羅伯特·威爾遜合作的《鄭和1433》。 音樂顧問:陳其鋼 作曲家,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音樂總設計。曾任法國國家廣播公司現代音樂顧問。2004年受聘為斯特拉斯堡愛樂樂團駐團作曲家,為法國史上第一位任該職的非法國人。2005年獲法國音樂版權組織授予“交響樂大獎”,2008年獲奔馳AMG-國家精神造就者榮譽獎。其大碟《蝶戀花》獲《留聲機》雜志評為2003年4月全球十佳唱片。2006年的新專輯獲英國廣播公司音樂雜志評為五星大碟。所作曲目有:《夢之旅》、《源》、《五行》、《水調歌頭》。 腳本改編:劉希彥 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專業,現任盛和煜影視工作室簽約編劇。曾任《戲劇電影報》記者、湖南電廣影視部策劃、《演藝圈》雜志編輯、《衛視周刊》演藝部總監。曾出版散文集《紙醉金迷多憂愁》。主要影視作品:《黛玉傳》、《沈萬三和朱元璋》、《愛殺》、電視劇《海上繁華夢》、改編《家》、《春》、《秋》為電視劇之《春》、《秋》二部、《有時跳舞》及《愛在陽光燦爛時》。主要舞臺作品:兒童音樂劇《果果的綠野仙蹤》及實景歌劇《大漠樓蘭》。 腳本改編:柏邦妮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劇本創作專業研究生,北京電影家協會會員。編劇作品包括:電視劇《浪子燕青》、《鼓上蚤時遷》、李少紅版《紅樓夢》;電影《黃土謠》、《大有前途》、馬楚成版《花木蘭》;舞臺劇《紅樓夢》、《山海經》等。曾出版散文集《像邦妮一樣愛你》、明星訪談錄《不實》及名人訪談錄《不華》。此外為各大時尚雜志撰稿,并由09年起擔任“華語優質電影”評委。 音樂制作:陳雨犁 籍貫北京,六歲前往巴黎,發展出對西方流行和搖滾樂的濃厚興趣。15年古典教育后,先后在環球唱片和法國華納唱片任職,隨后前往紐約深造,提高音樂制作工程方面技能。回到法國后,繼續隨多位元元老牌制作工程師學習,如約翰·約翰遜,米高·懷特,杰伊·梅西納,約翰·西凱特,以及法國電子二人組合Air的成員讓·伯努瓦·丹尼爾。2007年重返北京,與張藝謀合作,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創作音樂。此外,他確立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做值得信賴的搖滾音樂制作人。他的最新個人專輯將在2011年推出。 演出團體:北京當代芭蕾舞團 北京當代芭蕾舞團創辦于2008年,由創團編舞家王媛媛兼任藝術總監與團長。在她的帶領下,舞團不斷為中國當代舞蹈界推出一部部高質量作品,聯手國內外優秀導演、音樂家和設計師,用極具風格的舞蹈平臺,向世界展示當代中國舞臺藝術。 舞團以非凡的創造力和驚人的速度連續創作出十部風格迥異的高水平作品。展現其團隊對當代社會的深入思考:改編自《牡丹亭》的作品《驚夢》,青春激蕩的凱歌式芭蕾作品《空間日記》,描摹當下生存與自我覺醒的作品《霾》,瑞典、丹麥及加拿大新銳編舞家攜手創作的《棱鏡》,表達熾熱糾纏的愛情的作品《情·色》、《拾穗者》,還有關于漂泊生活的演員編創作品《無足鳥》,以及與法國編導合作的太極、街舞、芭蕾跨界作品《中間》,2011年受香港藝術節委約創作的《金瓶梅》。其中《霾》已成功在美國BAM劇院和肯尼迪藝術中心、英國沙德勒之井等頂級劇場上演,舞團在四年內成功出訪了德國、冰島,法國、西班牙、丹麥、瑞典、塞爾維亞、意大利、荷蘭、墨西哥、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等十幾個國家,在三十多個城市的著名劇院進行巡回演出。 *圖文資料由杭州演出有限公司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