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在芭蕾舞訓練中,把桿訓練不僅關系到各個訓練點,而且關系到點與點之間的順序連接,它們都已經有規范的科學性要求。文章認為,音樂和舞蹈密不可分,音樂在整個訓練過程的作用是配合和強化了把桿訓練的共時性與歷時性。 關鍵詞:芭蕾 把桿訓練 共時性 歷時性 音樂伴奏 在學術爭鳴中,舞蹈與音樂的關系長期以來存在“音樂靈魂說”“舞蹈主體說”“綜合統一說”等三種學說。但追根溯源,舞蹈與音樂的關系是相輔相成密不 可分的。《詩經——毛詩序》中曰:“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見舞蹈是人類對情感的一種比音樂更為高級的表現形式,同時舞蹈也依附于音樂,由音樂增強舞蹈的節奏和旋律感,并由音樂提升 舞蹈者對動作的控制。 芭蕾教學中,把桿訓練是形體訓練的基礎。把桿訓練過程中音樂的伴奏對培養學生的音樂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其在力求做好技術動作的同時由音樂強化了把桿訓練的共時性與歷時性。 一、共時性的分布 共時性的分布是指把桿上不同的訓練點。把桿訓練中不同訓練點有不同的技術要求,下面筆者針對訓練點的技術特點進行介紹,并對音樂伴奏的選擇進行分析。 1.雙手扶把一位tendu 這是把上開始的第一個動作,以tendu為練習的出發點,如腳部、腰部、頭部等,是一個大概的整體活動。在雙手扶把的狀態下,它可以幫助學生活動開各身體部位,掌握重心,為后面的動作打下基礎。 需要說明的是作為一堂課開始的音樂,雙手扶把一位tendu的音樂一般采用2/4的慢板音樂。前半部分是對下肢的訓練所以音樂節奏比較清晰,要把每 一個tendu做清楚為下面的組合打好基礎。到后半部分一般會加入對上身(肩、胸腰)的活動訓練,音樂節奏要求較為流暢,引導學生對上身的訓練要做的舒 展。 2.單手扶把一位plié 本意為“屈膝、蹲”,是單手扶把的第二個動作,plié其中含有demiplié和grandplié兩種做法,(即:小蹲和深蹲)此動作是雙腿同 時運動,可以在腳的各個位置上作練習,主要訓練加強腿的柔韌性。Plié在battement中起很大作用,除舞姿外,無論動作開始或結束,都貫穿著 plié。它是把身體從地面上推起來的一個重要部分,特別在跳躍中,能緩和身體落地時的撞擊。所以在訓練plié時,不僅要重視它的訓練,而且在不同的訓 練中也要重視它。”① 我們可從低年級plié的音樂來看它的科學性和規范性。Plié的3/4或4/4音樂,一般采用柔和慢板的音樂。在低年級時做plié時一般用3 /4的音樂,節奏的利用,可以使學生逐漸的進入一個新階段。因為一開始學生對此動作還不能很好的掌握,給予老師糾正的時間以及學生自我糾正的時間。一小節 三拍的音樂節奏比較清晰,能夠引導初學的學生做好每一個過程。隨著動作難度的增加,(grandplié介入)音樂也在變化,音樂可以強調學生經過 demiplié再到grandplié學生會慢慢適應動作、節奏和音樂的變化。 3.五位battementtendu battement本意為“拍打”的意思。它后面的字決定動作的性質,是指伸直的動作,訓練整條腿在膝蓋、腳背和腳趾各地方的伸長性,“在平穩的速 度中完成動作,主要訓練腿和腳的力量。tendu本意為“繃直”連在一起是“繃腳(尖)擦地”的意思,”②腳是芭蕾基訓中的根基,是動作的延伸和展現。繃 直和外開,加強腳背和穩定性,是一個清晰有力性質的練習。其目的為了達到芭蕾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素質和那種長線條的美。在這種規范性的要求下,同時也是科學 性的體現。 從音樂上看,單手扶把五位tendu比雙手扶把一位tendu的節奏更加清晰,它的2/4、3/4、4/4一般采用節奏感強、快板的音樂皆可。初學 時要慢做,每一拍都有一個過程在里面,無論是在擦出還是收回。初習時要把動作做到極致,并做好每個過程。等到高年級時則強調重拍收回或者是弱拍收回,而且 節奏也在加快。音樂的加快預示著動作難度的增加,給學生心理上對此動作的重視,會提前想到將要變化的動作要求。 4.五位jeté “jeté本意為“扔出”。這個動作要比tendu快一倍,讓腿再經過快速的擦地踢起來,高度離地面25度至35度之間,主要訓練腳腕子的力量,要 求速度快,力量集中。由于動作腿離開了地面,身體重心的保持要難于tendu,所以再做tendu時要求重心(支撐腿)的延續性。”③ battementtendujeté的2/4音樂一般采用節奏感強、快板的音樂。主要訓練的是小腿的力量,強調射出去的感覺和在外停頓的感覺。 jeté是縱深發展的動作,它要求音樂有氣勢,音量強,和聲色彩豐富,具有推動力和旋律輝煌明亮的效果。在動作強調中某拍節奏的加重,可提醒學生每一次踢 出和停住的感覺。 5.Ronddejambeáterre 本意為“單腿在地面上的畫圈”。腿在髖關節上的轉動和活動,腿由前畫到后(endehors:向外的),由后延地面畫到前,(endedans:向 里的),其動作主要訓練兩條腿不同的動作,訓練動作腿的外開以及膝關節的穩定性。在支撐腿不動的情況下,使動作腿最大幅度的轉開,做此動作還要注意畫圈時 經過的每一個方向。 它規定音樂必須是3/4拍,尤其針對劃圈,很多學生在劃圈時會忽略劃圈的過程,如此就劃不到最大限度。所以跟著音樂走,加上教員規定在哪拍子里完成 哪一個過程,最終就能把動作做到極致。后面是portdebras,portdebras的音樂需要纖細柔美、連綿不斷、和聲效果清淡、平穩流暢。隨著音 樂做出優美的動作線條。 6.五位fondu fondu的原意是溶化的,fondu是由主力腿做蹲起同時動力腿做曲伸構成。主力腿單腿的蹲起練習加大了訓練難度,對腿部的力量有更高的要求。在 單腿重心上進一步加強腿部的力量、韌性各關節韌帶的柔韌、靈活。對地面的下推力,肌肉的彈力。以及對單腿運動時身體的控制能力、平衡能力是這項練習的意義 所在,對以后的跳躍動作有著深遠的影響。 Battmentfondu的3/4或4/4音樂一般采用慢板音樂。fondu強調動作的更進一步延伸,蹲要蹲下去,站要站到頭。音樂恬靜、優美、舒展,像清澈的溪水源源流動著,它能帶動著學生透過音樂的旋律,用腳尖傳達著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情感。 7.五位frappé 本意為“帶拍打的踢腿”。一般訓練中還包括petitbattement(小的前后拍打)練習。“frappé是訓練小腿(膝關節以下)腳腕子的靈
活性,比jeté更有力量,更尖銳,難度上更進了一步,所以必須要學生能很快地適應從緩慢到快速的變化,”④做“旁小彈腿”的動作時,動作者的下肢始終處
于外開位上,支撐腿要維持身體重心,鍛煉其靜力控制能力,這也為芭蕾中的控制舞姿打下基礎。把桿動作frappé要求腳尖敏捷擊打腿部動作,它的2/4或
6/8一般采用,輕快、節奏感強的音樂。音樂旋律活潑、輕快、突出重拍訓練學生的反應能力。學生跟隨音樂的速度,不得不快打擊,小腿越來越靈活。 8.五位adagio “adagio動作中包括三類:tourlent(攆轉)、renversé、grandfouetté(大的變體),這類動作有的自身就是獨立的 技巧動作,例如renversé、grandfouetté可全腳、半腳尖、腳尖做,本身帶有表演性質。有的像tourlent是更高難一些技巧動作的基 礎練習,所以,這一類動作有兩方面意義:一方面,它本身就是一種技巧,并帶有表演性質;另一方面,對訓練穩定性大有好處。”⑤adagio的音樂要求又有 所不同,它的4/4一般采用抒情、慢板的音樂。從動作訓練的角度來講,它要求腿肌群有良好的收縮和伸展能力,具體訓練身體的控制平衡及穩定性能力,腿腳、 手臂和軀干的協調以及優美的舞姿,音樂在彈奏時注意配合動作的韌性和延伸的感覺,每個音符的時值彈充足,旋律完整連貫。音樂的處理給予學生對動作的理解, 找到控制訓練的意義所在。 9.grandbattementjeté 這個動作可以說是jeté的升華,“它能夠有效地鍛煉腿的幅度、力度,以及最大限度地拉長大腿內側肌和胯關節的穩定性,”⑥以支撐腿的直立和動作腿 的力量準確為主。能夠有效地鍛煉腿的幅度、力度以及最大限度地拉長大腿內側肌和胯關節的穩定性,以支撐腿的直立和動作腿的力量準確為主,主要為大幅度的技 術技巧做準備。 grandbattementjeté的3/4或2/4音樂一般采用歡快、節奏清晰的音樂。grandbattmentjeté的音樂比較有力,因 為本身是配合踢腿的。強調重拍在上它是把桿最后一個動作,這時的學生已經筋疲力盡了,很容易松懈。音樂的作用可以給學生精神上的力量,督促學生堅持到動作 完畢。 二、歷時性的順序 除了共時性的訓練點以外,訓練點之間的順序連接也是科學性的體現。在音樂伴奏上,體現為一類相關聯的動作在音樂的選用上采用相同的節奏,同時根據技 術動作的難度進行漸進式的調整,用音樂旋律的急緩、力度的大小以及其本身的整體結構來提升學生自身對音樂的自然響應,從而達到用連續的音樂控制和連接起一 類訓練點,形成了歷時性的順序。 下面針對第二節中所述不同訓練點,舉例說明用快板和慢板音樂串聯起的幾種順序連接。 1.endu到jeté再到grandbattementjeté 這三個動作都是有聯系的,它們的共同點在于都是下肢訓練。在這三個動作中,tendu是基礎。好的tendu是做好后兩個動作的前提。做小踢腿時要 始終想到擦地,因為小踢腿是擦地動作延伸到極限踢出去的,光想到踢,而不想到擦地的經過,那就會導致踢腿的力度不夠。另外小踢腿是用小腿的勁,一定要經過 一個完整,迅速的擦地。腳后跟用力抬起,腳尖用力繃緊,要有力量。而且這個力量要集中在整個腳上。回來的過程也要十分的仔細,在經過tendu的過程回 來,腳與地面的摩擦要大于tendu,否則腳的力量就練不到家。所以tendu和jeté兩個動作是緊密相連的。 經過有擦地的過程這一系列的動作要在最短的時間完成,如此才可以看到“脆”的感覺。在踢起之后,時間的停頓也是很重要的,jeté能夠有效地鍛煉腿 的幅度、力度以及最大限度地拉長大腿內側肌和胯關節的穩定性,以支撐腿的直立和動作腿的力量抬起。此動作嚴格要求避免用大腿抬起,從擦地的力量發出。 jeté也是為以后的grandbattementjeté打好基礎。做好了tendu和jeté就能非常準確地找好踢出去的路線,落地也自然學會控制。 避免一些問題產生,例如出胯,坐胯,踢旁腿時壓旁腰,踢后腿時塌腰,撤跨,腰椎往后坐等。這三個組合被規范地安排在了一起。無論哪一節基訓課都是按照這個 順序進行的(tendu-jeté-grandbattementjeté)。由最初級到最高級,這種循序漸進的把桿教學是科學性與規范性的體現。 2.jeté和frappé 它們都是對腳及小腿部分的訓練,并且訓練的都是腳的力量和靈活性并為小跳而做準備。雖然他們之間隔了兩個慢板動作,但是它們之間是有密切關系的。 jeté的訓練使學生明白怎樣去練習腳腕及小腿的力量,在熟知這種力量后,在去掌握frappé那種彈出去的力量就好掌握很多了。上面曾提到 過,frappé要比jeté更有力量、更尖銳,所以frappé更難了,在彈出去時要更加注意腿部的控制力量。它不比jeté,它還要注意回來時膝蓋的 位置,要始終沖旁邊。經過打地面時如控制不好會挫到腳趾,所以要掌握好jeté的發力,才能做好frappé。 3.plié到fondu再到adagio plié在fondu組合中相當重要,在做fondu時,plié是基礎,下蹲推起要始終保持身體的直立,不能有曲折主力腿下蹲要充分,整個腳底都 要著地,不能使腳跟離地主力腿推起要充分下壓,與地面對抗產生升力。所以有好的plié基礎是做好fondu的前提,這樣才能保證fondu完成是正確 的。它對主力腿的柔韌性有極高的鍛煉價值。 為了更好地為跳躍動作打下發力的基礎。當主力腿推起至半腳尖上完成fondu時,應格外對主力腿蹲起的過程予以重視。推起時一定要經過主力腿完全的 直力,再上推至半腳尖。下落時一定要先放下半腳尖成全腳直力,再開始屈膝下蹲。這個過程的重要性意義重大,這為將來的adagio打下基礎。adagio 里除了有腿部訓練外,還有很多舞姿包含在組合中。fondu時,主力腿由蹲到直的運動路徑相對較短,動力腿的運動路徑相對較長。在以后的發展中,動力腿在 行進中還可能有其他的動作加入,使動力腿的路徑更加長。這就要求動力腿的運行速度相對要快,與主力腿的配合才能更協調,舞姿的形成才能更統一、更完整。 筆者建議在fondu時動力腿的伸直要略早于主力腿,使作為表演腿的動力腿盡早地形成舞姿。在adagio中dévelppé(本意為“伸展”)也 是fondu中慢慢演變過來的,adagio比fondu肌肉控制的時間更長。fondu是一個過渡,所以fondu的準確決定adagio的動作質量, 它們之間也是密切相關的。 結語 以上可看出把桿訓練是由基本的具有共時性的獨立動作開始,按照一定的順序,從簡單到復雜,將一類動作貫穿在一起形成漸進式的歷時性訓練。把桿訓練使 全身肌肉、關節、韌帶得到全面鍛煉,并為中間較復雜較繁難的技術技巧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在把桿訓練的共時性及歷時性中,逐步培養起學生對音 樂的理解。隨著理解程度的加深,會使學生在共時性訓練中更專注于動作的質量,在歷時性的訓練中注重對音樂的感受,注重動作與音樂的配合,增加連貫性。通過 合理的訓練,學生會循序漸進提高對音樂節奏、速度和旋律的鑒賞能力,促進其干凈利索地完成技術動作,增加表演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芭蕾把桿訓練的共時性和歷時性形成的規范具有科學性,通過不斷地從教學實踐中積累經驗和創新思考,選取合適的伴奏輔助教學,對提高芭蕾舞的教學質量會有非常好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鴻昀.舞蹈本體意識的凸顯[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3(1-2):83-90. [2]李春華.古典芭蕾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55. [3]李春華.試談芭蕾舞教學中的音樂感[J].齊魯藝苑.2002(4):19-21. [4]張宏宇.芭蕾舞教學中的音樂特色[J].理論界.2004(3):189. 作者單位: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