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一直存在于我敬畏的那一類詞中。產生這種感受一是應為我很喜歡舞蹈,二是我不敢跳舞,總認為自己不是那塊料。與舞蹈的最親密接觸也許就是小時候在幼兒園的時候,那段時間老師總是排一些舞蹈帶著大家一起跳。那時的我也就知道跟著老師跳,談不上什么舞蹈理論什么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舞蹈的興趣越加溶厚,從簡單的欣賞舞者的舞姿到對理論知識的追求。也正是這種追求使我選擇了舞蹈鑒賞這門科目。
很慶幸自己選擇了這門。通過了老師上課的詳細講解。我學到了許多東西。舞蹈的分類、如何去鑒賞一個舞蹈、各種舞蹈的起源……從中國的傳統舞蹈到現代舞再到現在年輕人喜歡的街舞我都有了很多的了解。所有舞蹈中給我映像最深的是踢踏舞《大河之舞》。喜歡踢踏舞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初中的時候看過俄羅斯的一個舞蹈團的表演。雖然那時候不知道舞蹈表達的意思,但踢踏舞還是給我留下的震撼如今還是記憶猶新。再次在課堂上看到踢踏舞,還是震撼。通過老師的講解和自己上網查詢的資料,我對踢踏舞《大河之舞》有了更深的了解。
踢踏舞來源自美國百老匯,一種民間風俗的舞蹈,將愛爾蘭民間舞和非洲民族的傳統音樂和舞蹈結合發展形成。表演者穿著特別的踢踏舞鞋,用腳的各個部位,在地板上摩擦拍擊,發出各種踢踏聲,加上舞者的各種優美舞姿,形成踢踏舞特有的幽默、詼諧和表現力非常豐富的藝術魅力。
《大河之舞》以傳統愛爾蘭民族特色的踢踏舞為主軸,融合熱情奔放的西班牙佛朗明哥舞,并吸取古典芭蕾與現代舞蹈的精髓,共同營造出一場氣勢如虹,劇力萬鈞的精彩舞作。無論是隊列表演還是單人舞、雙人舞,整齊劃一的舞步踢踏出的節奏,在動感、質感、情感上給人予共鳴,每一位舞者的精湛技藝都讓人贊嘆不已,每一位舞者的敬業精神亦讓人油然起敬。舞蹈中不斷變換的形式以及獨特的三角隊行,快速卻毫無雜音的踢踏之聲,使舞蹈具有強烈的層次感和穿透力,在視覺和聽覺上都給人以空前的震撼力。布景更是將其劇情展現得淋漓盡致、絲絲入扣,將愛爾蘭人民熱愛自然、崇尚生命的精神表現得盡善盡美,并且使演員和布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愛爾蘭管弦樂團的演奏及合唱團的天籟美聲更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大河之舞》是一場力感、動感、質感與美感兼具的百老匯音樂歌舞盛宴。
尤其喜歡男女領舞的精湛技藝與默契配合,兩人相視贊美的目光,能讓人感受到他們對舞蹈的熱愛,對成功的喜悅。女子的側面像極了妮可兒,優美的面部輪廓如她的舞蹈般動人,男子是榮獲九次世界冠軍的舞王柯林·唐恩(COLIN DUNNE),舞藝卓越,氣質出眾,他渾身散發出璀璨耀眼的巨星光芒,以令人震撼懾服的肢體語言,引領您跨越時空,馳騁于眩目神迷的百老匯舞臺之上。他所表演的高難度動作將踢踏舞與芭蕾舞糅合在一起并發揮到了極至,真真讓人贊嘆不已。其中還有兩位黑人演員表演的踢踏舞,自由隨意,甚至要與舞王一爭高下,亦是別具風格。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其中的一位紅裙獨舞者,雖然她已經四十多歲了,而且身體已經發福臃腫,在外人看來,已不適合跳舞,但她沒有放棄,懷著對舞蹈和舞臺的熱愛堅持了下來,而且跳得異常出色,充滿激情,在舞臺上掀起了新一輪的高潮。她的獨舞是《大河之舞》的一個亮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認為《大河之舞》在燈光的處理上是別具一格的。整場演出中,以藍色的燈光作為基調并具有深淺不同的層次變化,柔和而不失風趣,給觀眾一種猶如置身于天空或是大海懷抱中的感覺,不僅親切而且舒適,然后輔之以紅、黃、灰各式燈光,有一種生命氣息的跳躍之感。例如劇中第一場第七幕的《火舞》,燈光逐漸變亮,舞臺處于一片滾滾燃燒的烈火之中,好像無數個生命在跳動一樣。正在這時,有一個紅得發黑的影子閃了出來,進行著生命的律動。慢慢的,火的精靈從火海中走了出來,而在這時那團火也慢慢逝去,只留下精靈在極盡妖艷的舞動著,而這種強烈的視覺上的對比和沖擊也在我的心中一悸一動。
很愛舞蹈,喜歡生命中充斥了音樂與舞蹈。靜靜地欣賞,你會感到此時此刻只有舞蹈是惟一可以毫不掩飾的,心情也隨著“踢踢踏踏”蕩漾開去,直達內心的空間。一顆躁動不安的心,頓時也會如同在經歷舞蹈高潮之后逐漸沉靜下來。
通過本學期的舞蹈鑒賞,我覺得自己對于舞蹈再也不是不知所云的喜歡,而擁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觀點。我知道我永遠成不了高貴的舞者,但我的心中會永遠保留著對舞蹈深深的眷戀,做個內心有舞的舞者,徜徉在舞蹈的世界里……
當然,中國的傳統舞蹈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醉鼓》,《秦傭魂》,《秋海棠》等等。
總的來說選擇了舞蹈鑒賞這門課程是非常正確的。不僅學到了書面上的知識,也提高了個人的藝術品位。更重要的是重新認識了舞蹈這門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