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此處查看其它圖片 金星在本屆“舞在上海”宣傳會上 一心惦念著“做些實實在在的事”的舞蹈家金星去年為第一屆“舞在上海”舞蹈節花了350萬元,至今還有80萬元外債沒還完;誰也沒想到今年她還能折騰下去,而且依然神采奕奕、精神抖擻。 在申請相關文化基金未果之后,贊賞金星的老外們成為她的惟一支持者。相比去年,此次舞蹈展演所有來滬參演團體的旅費都由自己國家承擔。不可否認這和金星在國際上的影響分不開,“這是對中國藝術家的一種信任”。 跳吧,任何一種肢體想跳的話就能跳起來 16年前,金星以舞蹈《半夢》奠定了她在國際舞壇的地位;16年后,經常擔任各類國際舞蹈大賽評委的她,仍然每天堅持練功。金星說自己是個“一生一世都在追逐夢想的舞蹈家”。“為什么我選擇做演員,因為站在舞臺的一瞬間我很自豪,什么國王啊、領導啊,都是在黑暗當中看著我。”金星在威尼斯演出的時候路過一個畫廊,看到一個胖女人跳舞的雕塑,她問雕塑家自己把它做成舞蹈節海報可以嗎?這個雕塑家看過金星在意大利的專場演出,一口答應免費提供這個雕塑為其作海報形象。“我覺得任何一種肢體想跳的話就能跳起來。這個雕塑和人們概念中的舞蹈沒有太大關系,但是我看到后很興奮、很感動。真正好的舞蹈是感情的傳達和交流。要純看肢體技術表現、看極限的話,看奧林匹克比賽更好,都表現得很極致。”金星說這“輕松一跳”是個很重要的概念,“文化需要帶著一種輕松的心態去看,不要還沒看呢就說我看不懂,看懂了還來干嘛呀?”金星這次帶來的是具有昆曲元素的《中國制造游園驚夢》。花了將近9年時間來打磨,卻請了德國作曲家來編曲。“我會給他講一些故事,還邀請他來上海生活了二十多天。我講故事只是把一個瞬間的感覺通過舞蹈的形式放大開來。人們生活在熟悉的環境中,麻木了,我要把一種瞬間的感覺用舞蹈的形式放大開來和觀眾交流。”賠吧,十年后它還會在每年,舞蹈節上的每個作品都是金星親自去選,她說自己知道觀眾不一定能看懂,但是能認可也行,這是一個開始。“這么多年的舞臺經驗讓我有把握掌握這一點,經濟上我沒有把握,老賠錢,但我想,賠吧,總歸會有好的一天。” 金星承諾,今年的國際舞蹈展演,一不漲價,二不送票。“憑什么進商店買東西要花錢,到劇院看演出就不要錢呢?我會給學生打折,但決不送票。中國人以前幾十元錢工資的時候,還進劇場看演出,但是現在掙幾十萬元錢了,反而不去了。只能說明上海內心窮苦的人越來越多。”金星認為,音樂也好,舞蹈也好,只有50%是表演者給予觀眾的,剩下一半要靠觀眾自己來完善的。“我們中國人被動接受慣了。以前是哭著喊著要自由,但是你給他一個自由的時候,他又不會自由了。藝術家更尷尬,臺下該有的反饋沒有了。”說起世博,金星也著急:“都1000天倒計時了,還不關注自己的文化能行嗎?我在上海7年了,我喜歡這個城市,我可不想被人罵,說我生活在一個沒有文化的城市里。上海有足夠的流行元素,但缺少文化景觀。你們看著吧,十年后,超女不在了,好男兒不在了,金星可能也退休了,但是‘舞在上海’舞蹈節還會在。”此次的“舞在上海”,她鐵了心會堅持下去,而且還研發了衍生產品:女包、飾品……“我金星做的東西,不光舞蹈是精品,所有的東西都是精品。”金星自信地邊說邊搖著手中的黑折扇。這把細骨勻稱、做工考究的折扇,也是金星推出的系列產品之一。除此之外,她還要辦舞蹈培訓班,教那些喜歡現代舞的人怎樣對待身體,成為一個更有魅力的人。孩子和演員都是我的小兵 在舞蹈團,金星指揮著十幾號演員,在家三個孩子就是她的小兵,誰做錯了事屁股就要挨打,她堅持挨打才能讓孩子記住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此外,她規定孩子們不準看娛樂節目,只能看動畫片。一次兒子違了規,偷偷把電視調到了選秀節目,金星毫不客氣地打了兒子屁股,嚇得三個小孩子再不敢越雷池半步。孩子們現在都在北京,有家人帶著,只要有一丁點兒時間,金星也會擠出來陪他們玩。每天給他們放精心挑選的音樂:貝多芬的、柴可夫斯基的、鄧麗君的……恨不能天天帶著三個寶貝去上班。在接受采訪的當兒,兒子找媽媽的電話又追來了。金星一邊幸福地說著“是兒子打來的”,一邊立刻接了電話,說是自己在接受采訪,讓兒子支持下媽媽。此后,她還講起舞迷送了個會唱歌的小天使給女兒妮妮,小姑娘很喜歡,說這些的時候,她滿臉洋溢著母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