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在期待著 來到古典端莊的馬賽城,夜晚,演員們到圖斯基劇場練功去了。幾天旅途奔波,演員得恢復腿上的功底。金星還在巴黎接受電視臺和報紙的采訪,明天上午才能趕到馬賽。演出公司地毯式地宣傳操作,使金星一時間成了巴黎最耀眼的人物。 電視臺不停播放她離奇的身世和她現代舞的片段。各大報紙在醒目的位置,刊登她的劇照和大篇幅報道。法國人在期待著。 東方女性神秘的美賦予金星以靈動的質感。金星說:女性身份給我釋放自己內心能量的可能性。女人可塑性特別強,一個女人可以塑造出一百個女人的形象。作為男性我也能釋放,但是不多、不夠,男人只能塑造出幾種形象。我做手術前,別人就跟我說:你做了手術,原來喜歡你的那些男人就不一定喜歡你了,真正的男人也不一定喜歡你,因為他們喜歡真正的女人嘛!我說我不在乎。就因為這個原因,除了四個小時感情時間,更多的時間你是為自己,讓你自己舒服。我想如果我沒有愛情的話,我自己生活。我是喜歡男人的形象在社會上出現呢?還是女人?我選擇女人! 魅力生于思想。智慧產于認識。金星的魅力產生于她對人性獨特的認識。她是智慧性的舞蹈藝術家,因而,首先是她人格的魅力感染了想要了解她的人。變性的話題,在國外很平常。外國人的眼光是要挖掘你的藝術才干。當你的藝術鋒芒,能撓到他們心靈的癢出,不論你是哪個膚色國界的人,他們都會為你而折服、歡呼! “我很欣賞外國的文化氛圍,但那永遠不屬于我。中國的文化大背景太飽滿了。我很驕傲,很自豪,到現在為止。我保護著中國護照。我沒有換任何國家護照。有人說:你這樣多麻煩啊!我說:不麻煩,這證明你是一個有國家的人。你是一個有民族根基的人。護照代表一個民族的尊嚴。我在歐洲,始終穿著中國的旗袍,我總是在通過各方面的努力,來傳達中國文化的精華。” 金星是抱者一種傳播民族文化精神的態度來到歐洲的。這是她作為一個藝術家的準則。我們無論走到哪里,保持自己民族本色的尊嚴是最為重要的。你是獅子,必須昂起頭顱。 金星給自己的藝術起點的核心位置確定得十分鮮明、準確!這不是唱高調,藝術雖然沒有國界,但捍衛藝術的尊嚴是有著強烈的民族特色的。只有站立在一個民族的高點上眺望,你才能看得更遠、更深刻!金星真實地把握住了這個法則。不像有的人,見到外國的月亮,就忘記了自己民族的太陽。那樣,你即使擁有一切,也是別人的。 時間在我思考問題的時候過得很快。馬賽首場演出進入倒計時。下午四點鐘,金星穿著一身黑色羊絨裝,戴一頂黑色絲絨俄羅斯帽子,在一對法國、馬賽電視臺記者的簇擁下,來到圖斯基劇場。 我是第一次見金星這身異國裝束的打扮。她的這身著裝典雅而莊重,特別是那頂俄羅斯小洋帽,戴在頭上,使金星增添幾分婀娜的風采,把金星襯托出一種別樣的美來。 金星這天的氣色很好,樣子顯得格外有精神。她匆匆走進化妝間,換上練功服,便開始化妝。四點半鐘要彩排,所以化妝時間很緊張。還好,化妝師楊鳴技術熟練、精到,能很快把化妝工作完成。金星挑化妝師是有眼光的,楊鳴是她特意從成都請來的化妝師,和她合作得非常和諧、愉快。 法國電視一、二臺對金星緊追不舍,連正在化妝的金星也不放過。他們用法語采訪金星,金星也一樣用流暢的法語回答。記者問:你在國內、國際是知名的人物,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國家的? 金星從容地回答說:你要想了解我的家,你就去看看中國好啦;你想知道中國的老百姓,你看我金星現在生活狀況就是了。金星簡潔明了的回答,使記者發出會意的微笑。這句話是金星接受完記者采訪后告訴我的。金星說:外國記者提問題是很隨意的,所以,你回答他的問題也不必刻意去準備,最好像聊天一樣隨便。 我非常欣賞金星回答記者問題時的姿態。神情自如,精神鎮定,姿態優雅大方,態度謙和有度,給人一種容易溝通和信任的感覺。 我們雖然聽不懂金星用流暢的法語與記者們直接對話,但是,從她輕緩適中、語氣發音和表情的質感,是特別動人的。外國記者們的表情,不時綻露出滿意的微笑。他們聽金星的談論,好象是一種奇妙的享受,是在傾聽一種格外新奇的智慧精靈說話。我能夠感覺得出這樣良好的對話氛圍。 今晚演出地點是在馬賽著名的圖斯基劇院。劇院面積不大,能容納五六百觀眾。但劇場裝潢布局非常有藝術感;灰黑色墻幕,紅色座椅,二層樓臺有精致的小包廂,典雅而浪漫,給人的感覺是古香古色的。坐在里面看戲,就像坐在十八世紀的歐洲風情劇院,藝術氣氛十分濃厚。我想起小仲馬在《茶花女》中描述的看戲的場景,和現在的味道多少有相同的地方。欣賞舞臺劇,是要營造一種氛圍的。氛圍是一種渲染,能很好地激發出你的欣賞欲望。 四點半鐘,彩排正式開始。演員們沒有因為來到陌生的環境出現什么不適應。金星在幾個主演的舞蹈中發揮尚佳,法國電視臺幾乎是在對一個人進行集中錄制節目。他們是不會放過金星肢體語言的每一個細節;金星從容應對鏡頭,沒有一絲疏漏,兩個小時節目彩排下來,過程出奇順利。 法國電視臺工作人員工作起來精神非常專注,且待人彬彬有禮。即使你從來不認識他們,他們也會先與你主動打聲招呼。我們從記者的表情上看得出,他們對舞蹈團的表演很滿意,有時記者還情不自禁向我們豎起大拇指,來表達他們觀看舞蹈后的心情。 彩排期間,有駐法國的中國記者也來到圖斯基劇場采訪金星。我跟他們交談過,他們的言談和表情不像外國記者那樣隨和。不過,這些記者是從巴黎驅車六百多公里趕到馬賽的,這也算得上給了金星舞蹈團很大的關注。 在外國劇院演出,演員們是被捧作上賓的。工作人員服務周到。茶果點心送到你面前,甚至小到一個電熨斗,工作人員都要反復調整到位。這是我看到外國人對藝術家們的態度,是那樣虔敬、有禮儀。為此,金星對演員們反復強調:千萬不要認為外國熱把我們捧得太高而忘記尊重別人。我們要自重啊!注意尊重別人的服務,我們要把簡單的法語“你好”說到位,讓外國人知道金星舞蹈團同樣來自禮儀之邦。 圖斯基劇場經理是一個熱愛藝術的人。他很好客,不僅為舞蹈團準備了可口的晚餐,還安排服務員把每一份飯菜送到你面前。他們面帶微笑,舉止大方,眼睛里始終洋溢著親和的光亮。在這樣的氣氛中吃飯,任何煩惱憂愁都會忘記。 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歐洲豐富的文化藝術品位融合在一起,這就是金星釀造自己現代舞的核心。金星像一個精巧的園丁,把兩種風格的民族文化嫁接在一起,在現代舞藝術花園里,培育出帶有金星魔力的奇葩! 晚上九點整,馬賽首場演出開始。演出前半個小時,我特意掀開幕布一角觀看劇場的情況。這時,觀眾席基本上已經座無虛席。從年輕人到中老年人,觀眾的年齡層次分布是非常均勻的。他們有秩序地坐在位子上,并不時與同伴小聲交談著。據說,來看戲的人有一大半不知道金星是一個變性的舞蹈家,欣賞藝術才是他們主要的目的。這跟我在上海大劇院觀看金星現代舞演出是兩樣感覺:在上海大劇院演出,臨近開場前十五分鐘,觀眾進場只有一小部分,直到開場最后十分鐘,觀眾才陸續進來。兩種不同國度的人對藝術崇尚的熱情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僅僅從觀眾入場這樣一個細節中,我們就能感受出來。 預備鈴只響一次。九點整,序曲開始奏響,觀眾席燈光漸漸暗淡下來。 金星這次帶到歐洲巡演的現代舞劇目命名而《上海探戈》,由十個節目組成。主場前加了一個五分鐘左右的序幕。序幕色彩是灰暗的。全體演員上場,靜止站立在劇場一角。身穿黑裙子的金星站在舞臺中央作原地緩慢旋轉。她的四周圍散著一圈白衣裙。這些白色的衣裙,仿佛是金星回憶中飄落下的一片片夢,在向你述說著什么。 序曲響起,站立在劇場一角的演員才開始移動腳步。他們依次走到金星身邊,拾起地上的白裙袍,然后緩慢地走下場。這就是現代舞的感覺。演員的眼睛不會與你產生交流,你只能從他的神態和行動的肢體找到你能夠覺悟到的東西,讓你在寧靜中感受到一種回憶的力量。 序曲完畢,燈光漸漸熄滅,舞臺進入短暫的二十秒鐘黑暗時間。第一個節目《腳步》的音樂開始響起,昏暗的燈光又亮了起來。 《腳步》是我喜歡的節目之一。怪異、富有節奏感的音樂,演員們身穿寬松的白色裙袍,幽靈般出沒在舞臺上。 金星在編導《腳步》時究竟要表現什么?我們是很難揣摩準確的。《腳步》包括的內容實在太多!而金星運用詩一樣優美、素麗的肢體語言,把它含蓄地表達出來。這樣,《腳步》品位起來就非常有韻味了。 觀眾的目光被《腳步》深深吸引住了。整個觀眾席沒有一絲嘈雜的聲音,偶爾傳出一聲輕微的咳嗽,都會顯得格外響。我們的視線始終被舞臺上傳達出的現代舞肢體語言的畫面吸引著,你會不由自主激動起來,全身心融入到金星現代舞藝術情境中去。 《腳步》一結束,臺下雷鳴般的掌聲便瘋狂地爆發出來。我和舞蹈團演員們一樣,沉浸在異國他鄉的掌聲中。金星用中西合璧式的現代舞征服了馬賽。 這時,我理解到了馬賽人掌聲中的另外一層聲音:這就好比久居沙漠的人,突然有一天品嘗到來自熱帶雨林椰子汁的香甜。金星現代舞蹈藝術的新奇,征服了他們的心靈視線。在他們還沒有完全從劇情中清醒過來,金星的舞蹈已經到了尾聲。金星留白的詩意空間,是讓人們去回味的。你還希望努力回到劇情中來。于是,你便有了想再看一次的愿望! 我徜徉在快樂的掌聲中,眼睛有點濕潤。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現場親自感受這樣熱情的氛圍與看報紙電視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我們享受的是理解和共鳴,這是從不同膚色的人身上發出的精神歡樂,是直接撞擊到你的耳膜和心臟的。 隨著一個個節目的演繹,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每一個節目演完,掌聲都是這樣強烈、持久!兩個小時演出結束,觀眾熱情達到了高潮。掌聲、歡呼聲如潮水般涌向舞臺。演員們一次又一次謝幕,仍然滿足不了觀眾的要求。直到金星穿著一身中國樣式旗袍向觀眾們自由地伸張開,優雅的舉止和神態所展示的迷人風采,令觀眾為之傾倒! 金星同樣要反復謝幕,才能滿足觀眾的愿望。看到這種場面,你會感到馬賽人對藝術家的崇敬,那種毫無掩飾地傾瀉出來的激情。馬賽劇院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他們已經很久沒有看見馬賽劇院的觀眾爆發出這樣的掌聲。這是金星舞蹈藝術的魅力和魔力~ 馬賽首場演出獲得成功。金星顯得異常興奮。清晨,她徒步登上馬賽港灣對面高地上一座大教堂,欣賞馬賽城全景。從我么居住的酒店出發,到高地上教堂位置,有一公里多的坡路。大多數演員們選擇乘游覽車上馬賽高地,而金星選擇步行。金星說她走這樣一段路,不覺得累,一路觀看風景走,比坐車更有味道。這是金星的個性,她所選擇的是征服行動,不是坐享其成。 金星說站立在馬賽最高處,欣賞馬賽城全景,是一種文化享受。金星非常重視文化品位。在國外漂泊了許多年,最后,她之所以把在國外的藝術發祥基地選擇在歐洲,是有她的道理的。不過,最終她還是回來了。她離不開養育自己文化根基的地方,無論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根。金星一直把中國古老文化的博大精深引以為豪,她懂得用非凡的智慧,去嫁接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藝術。這種藝術是不分國界的。所以,在欣賞馬賽風光的同時,也融入了她對舞蹈藝術的思考。 的確,站在馬賽的高地上,仰望碧藍的天空,明晃晃的陽光亮得刺人眼睛,但是那種帶著無限暖意的亮。 一座城市有它的光感和質感。這里的光感是透明的、純凈的;而這里的質感是厚重的、敦實的。 很奇怪,我很少見到有老年夫婦結伴坐在一起。他們多是形影相吊,顯得孤獨,而這種孤獨恰恰是和這座肅穆的城市想吻合的。這不像在中國,老人們大部分喜歡結伴漫步,情感非常濃厚,富有東方人情的淳樸。而在這里,老人的孤獨是自然的、明亮的。他們似乎樂意孤獨。他們的面孔和神態,跟歐化的古老的建筑物一樣,目光疑惑而深邃,不帶任何表情,漠然地望著街上的行人。 金星說歐洲孤獨的老人坐在那里像一尊雕塑,他們的孤獨是很特別的孤獨。這個比喻非常準確。你只有親眼見到這樣的情景,才會真正理解孤獨附著在這些老人身上的含義。 法國人的眼光是非常挑剔的。但金星的舞蹈卻給他們帶來了全新的享受。馬賽第二場演出結束,金星和全體演員們連續謝幕了七八次,觀眾才善罷甘休。現場觀眾簡直要瘋了!此情此景,你會產生出抑制不住內心激動的自豪感。馬賽演出獲得圓滿成功,當我們從過廳走過,很多觀眾紛紛對我們的演員豎起了大拇指。他們候場在外,等待著金星簽名留念。 當晚,劇院經理為表示敬意,特意請中國廚師為演員們準備了豐盛的中國餐。雖然是中國餐,但吃法上還是西式的。一人一個盤子,分三次上菜。有紅酒和洋酒佐餐,每人面前還擺放著一個橢圓形的玻璃座杯,杯子里有一根點燃的矮墩墩的紅蠟燭。燭光輕微搖曳著,輝映著人們交流的視線。 法國人講究浪漫,這樣的氛圍讓我們感到親切。吃飯是一種高雅的享受,法國人把這一切做得很到位。一邊用餐,一邊用輕緩的語氣交談,時間就這樣平靜地在飯桌上流動著。劇院經理首先發表了熱情洋溢的祝酒詞,他說話幽默詼諧,說到最后,情不自禁地把酒杯舉起來,提議為金星舞蹈團精彩的演出干杯! 此時,金星謙遜地用地道的法語作了答謝詞。金星作答謝詞的姿態優雅,一種特別細膩的女人氣質,從她流利的口語中表露了出來。晚宴延續到深夜,演員們說笑著,與坐在對面的外國友人不時交換著友好的目光。一些外國朋友紛紛舉杯給金星敬酒,金星成了他們敬仰的人物。 至今,我仍回味馬賽第二場演出完后,劇院特意請中國廚師為我們做的那頓溫馨的中國式晚餐。富有異國情調的燭光,馬賽人友善的笑容,仿佛要把我們每個演員看進心里去。這是一種用肢體語言溝通的深厚情意,我這一生都會記住這頓難忘的晚餐。 離開馬賽這天早晨,天氣特別晴朗。陽光像是從泉水里打磨出來的一樣,玻璃鏡面般的天空,反射出陽光的熱情,幾朵白云,像綻放的碩大的白棉花,把沉睡在冬日的馬賽城提早在春天喚醒。 馬賽兩場演出圓滿結束。今天是我們離開馬賽的日子。上午,金星穿著一件黑色的披風,戴著一幅寬邊墨鏡,披散著長發,安靜地坐在酒店門口的椅子上。這時,陽光好象也找準了角度,滿照在金星身上。我感到戴著墨鏡的金星很有特點,有一種冷艷的美。 這種肅靜的美,包含著獨特的鋒芒,鋒芒并不是從某一處射出來的,而是從她的全身透射出來的,有一種威懾靈魂的氣質和美感。我拿出相機,迅速按下快門,留下金星這張冷峻的倩影。然后我站在金星身邊,與金星合影了這張難得的馬賽燦爛陽光下的相片。(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