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烏魯木齊3月31日消息(記者董虹)新疆首部大型音樂雜技劇《你好,阿凡提》火了,如今在烏魯木齊大街小巷提起這部劇,人們總是愿意說上幾句,而他們說的最多的就是:“精彩,太精彩了,讓人難忘,回味悠長。” 為什么這部音樂雜技劇能這么火爆,這可能是因為新疆的各族觀眾很少能欣賞到融歌舞、表演及音樂劇形式的創新雜技節目,這種結合的方式讓觀看過這部劇的觀眾大為贊賞。新疆是歌舞之鄉,在雜技劇中融入新疆歌舞,雜技火了,那么新疆的歌舞能否借助外力更火呢?帶著這個問題,記者采訪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廳副廳長黃永軍。 《灑滿陽光的新疆》資料照片 《冰山上的來客》劇照 黃永軍說:“新疆歌舞有很重要的地位,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可許多人對新疆舞蹈的認識還停留在十幾年前的印象中,我想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創新。新疆有著很豐富的文化資源,而這與它的產出卻很不相符,尤其是舞臺精品劇還不能滿足新疆各族人民的需求。” 黃永軍說,創新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不容易。一個精品的打造,首先是有別人想不到你想到的東西,還有別人沒有做你做了的,重要的是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這些年,新疆各級文藝部門都在積極探索新疆歌舞發展之路,各藝術表演團體也在積極規劃創作。新疆是歌舞之鄉毋庸置疑,去年6月在烏魯木齊舉辦的首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轟動了全國就是很好的例子。通過舞蹈節,我們看到創新的節目得到大家的認可,貼近群眾才有市場,我們也看到了國內外,特別是新疆的多場、多部新疆經典劇目的演出,這些劇目都有著創新和發展,實踐證明這些創新是成功的。 《灑滿陽光的新疆》資料照片 《冰山上的來客》劇照 他認為新疆歌舞的創新要從以下幾方面下功夫。一是在傳統和現代結合的把握上要有突破和創新;二是要在舞蹈語匯的繼承和發展上要有突破和創新。比如音樂方面,只要維吾爾族的十二木卡姆音樂響起,人們立刻就會想到新疆的音樂,它熱烈、奔放、歡快,也象征著新疆各族人民奮發團結的精神面貌,但是我們的音樂在朗朗上口上卻差了很多,聽起來美,唱起來很難,傳播的廣度就不夠。舞蹈語匯上,維吾爾族姑娘帶著花帽、一頭長長的麻花辮似乎已成了定勢,內地許多人對新疆舞蹈的理解還在十幾年前,翻翻手腕、扭扭脖子……這些舞蹈語匯都應該有突破,有創新;三是節目的組合、包裝上要有突破創新。這里所說的突破創新,就是要使節目組合更加科學、合理,節目的包裝更加符合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比如新疆有很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如:《我們新疆好地方》、《達坂城的姑娘》、《邊疆處處賽江南》等等,這些歌曲能不能用更現代化的包裝,讓它們久久傳唱;四是舞美的設計、制作和運用上應當有突破和創新。如何運用高科技的舞美技術,聲、光、電及特效的巧妙運用,讓大家感到我們的歌舞美,形象的美、心靈的美、言談舉止的美,能讓人有流連忘返,看了還想看、聽了還想聽;最后一點是表演形式上的突破創新,采用什么樣的表現形式,是歌劇、舞劇,還是音樂劇,這一點很重要,選準了能給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覺。 《冰山上的來客》劇照(資料圖) 《灑滿陽光的新疆》資料照片 《冰山上的來客》劇照 黃永軍最后說,新疆是多民族地區,通過藝術來體現新疆的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對新疆的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記者手記: 新疆首部大型音樂雜技劇《你好,阿凡提》自今年1月中旬首演大獲成功,隨后,中國廣播網走進新疆網一直關注該劇的演出情況,并通過采訪新疆文化廳、新疆雜技團領導、該劇的創作團隊和演員等,以多角度、多側面展現本劇大獲成功的原因以及背后的故事。通過這一系列的報道,吸引更多文藝界、有關專家學者、廣大網友對新疆歌舞的重視,希望大家能一起努力,把新疆歌舞之鄉的美稱傳得更遠,也希望大家能繼續關注音樂雜技劇《你好,阿凡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