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人創辦我省第一個民營舞蹈劇團 活水劇團的開團大戲《尋見》將于16日杭州首演,目前正在緊張排練中。 溫州日報記者 王舒 10月16日、17日由德籍芭蕾舞蹈家關一毅導演的大型現代舞蹈詩劇《尋見》將登陸杭州紅星劇院演出。就在去年,這位出生于溫州的青年舞者,成立了浙江省第一個民營舞蹈劇團——活水劇團。《尋見》是活水劇團的第一次登臺公演。 從舞者到編導 成立省內首個民營舞蹈劇團 關一毅是注定為舞蹈而生的。從小被舞蹈專業老師視為神童,一路跳級,在北京舞蹈學院學習時被德國舞蹈家比爾吉特·凱爾一眼相中,直接欽點到德國曼海姆大學全免學費錄取,外加一等獎學金。有著“國家功勛舞蹈家”頭銜的比爾吉特·凱爾是創立德國最有名的斯圖加特舞團的約翰·克蘭克門下的四大弟子之一。 在德期間,關一毅先后師從“交響芭蕾之父”烏韋·舒爾茨、德國著名舞蹈教育家馬丁·普特克。畢業后,又作為主要演員受聘于德國萊比錫國家劇院等多家德國國家級歌劇院。明明可以憑借出眾的舞蹈功底在德國芭蕾舞臺上熠熠生輝,關一毅卻在2008年選擇了回歸。當時,浙江省藝術職業學院副教授李人麟提出了要成立浙江芭蕾舞團的想法,這讓身在德國的關一毅激動不已,和李人麟幾次郵件交流后,懷抱夢想的關一毅毫不猶豫踏上了回國的旅程,成為浙江省藝術職業學院外教專家。 好事多磨,浙江芭蕾舞團因為種種原因并未實現,但成立劇團的想法早已在關一毅的腦中生根。“我在德國時常會想到中國,想到家鄉的親人朋友……一直想讓中國的老百姓也能像在國外一樣隨時隨處可以欣賞到高品質的舞劇藝術,就像去看一場電影一樣。”幾年的沉淀和醞釀,去年8月,關一毅和編劇徐浩佳在杭州共同籌備、創立了浙江省內首個民營舞團——活水劇團,而關一毅也從幕前的芭蕾舞者轉而到幕后做起了現代舞的編導。 目前,活水劇團共有10余位團員,其中不僅有專業的舞者,也有話劇演員、歌手、甚至美院雕塑系學生,因為對舞蹈的熱愛聚在了一起,組成了一支有朝氣的新生代現代舞團隊。“活水的存在就是讓年輕的、熱愛舞蹈的菁英舞者可以真實表達自己藝術和生命追求的一方天空。”關一毅如是說。 借助舞劇 思考當代青年內心世界 七年磨一劍,一人擔綱出品人、制作人、導演、又參與編劇,《尋見》傾注了關一毅所有心血,以致幾次和他約采訪都不得不延后。電話那頭,他不住抱歉,“不好意思,快要演出了,最近真是忙壞了。” 《尋見》是活水劇團的開團大戲,講述的是一群在現實中迷失的人的故事……身處各種囹圄、困境,不斷抗爭、掙脫,在滿目塵埃中建造,也在平安穩妥時心靈流離失所,直到懂得愛,懂得接納別人更要接受和原諒自己。 在日前舉行的《尋見》新聞發布會上,關一毅透露了不少《尋見》的舞美、服裝、道具方面的細節,比如:代表都市風格的方形幾何圖案的上衣和如都市人糾結、矛盾心理的抽皺的服裝處理,被“撕扯”了一半的袖子的設計,整場演出以“詩篇”的形式按篇展開…… 借由舞劇思考當下,是關一毅一直以來的嘗試。早在2012年的《“一心一毅”——關一毅舞蹈專場》上,關一毅就用舞姿演繹了相親節目《非誠勿擾》,汶川大地震等話題事件。有了”活水”,關一毅更加堅定要把這樣的試驗進行到底。“我們不想做傳統的舞劇,而是想做一些先鋒、實驗性的劇目,為中國帶來新興的藝術體驗,讓觀眾看了能有所思考和感悟。” 在專業舞蹈劇團人才紛紛出走的當下,可以預見經營一家民營劇團的不易。剛剛起步的活水,資金、場地都面臨不足。排演《尋見》,所有演員、工作人員均以低報酬、甚至不計報酬演出,而浙江省藝術職業學院則無償提供了排練場地。面對未來發展,關一毅有諸多考慮。“國外藝術團體可以得到藝術機構的資金支持、享受免稅等支持政策,我希望國內也能更加關注民營藝術團體的成長。”關一毅透露,今后活水還將引入專業的營銷團隊,一起開拓市場。結束杭州站的演出后,《尋見》將啟動全國巡演,下一站為北京。關一毅也期待,可以借用自己的海外經驗,讓“活水”走出國門。 關一毅,1980年出生于溫州。從溫州少藝校走出來的芭蕾舞蹈家,人稱浙江的芭蕾王子。1992年至1998年就讀于北京舞蹈學院,1999年留學德國,其間獲得過德國曼海姆國際芭蕾舞比賽金獎、Birgit Keil舞蹈協會一等獎學金。在德工作期間,作為主要演員受聘于德國萊比錫國家劇院等多家德國國家級歌劇院,與Uwe Scholz等眾多國際級編導合作,涉足舞蹈編導和晚會導演工作,同時在德國、日本及中國進行教學工作,現為浙江藝術職業學院特聘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