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芭蕾盛宴匯集了不同風格和流派的知名舞蹈作品,由當今世界芭蕾舞臺上最璀璨的明星來呈現,如果說這不是芭蕾迷的狂歡節,那怎樣才是? 與往屆類似,本屆芭蕾薈萃演出同樣精彩紛呈。若要說不同,即本屆演出明星整體水平更高,形象更加光彩。來自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等國際頂尖舞團的二十多位明星舞者參與了演出,包括影響深遠的老牌巨星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的前首席舞者伊莎貝拉·介朗和曼努埃爾·勒格里,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的首席舞者、當今“世界第一白天鵝”烏里安娜·洛帕特金娜,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的首席舞者妮娜·卡普索娃與賽米昂·舒登,慕尼黑巴伐利亞國家芭蕾舞團的首席舞者露琪亞·拉卡拉與馬龍·蒂諾,舊金山芭蕾舞團首席舞者、深受國內觀眾喜愛的人氣明星譚元元等等,年齡梯隊從60后延伸至90后。二十多個不同風格的節目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國際客席演員艾達雅莉斯·阿爾梅達,以陀螺般四圈五圈的連轉,將黑天鵝雙人舞的32個揮鞭轉轉成40多個,引發陣陣贊嘆。妮娜·卡普索娃精致的睡美人變奏,讓觀眾明白舞蹈不是肢體的雜技,還有音樂性,還有美。當賽米昂·舒登將一個個高難度動作完成得舉重若輕,從容瀟灑,讓我們知道美和技巧并不沖突,芭蕾并非只有程序化的古典風格。露琪亞·拉卡拉與馬龍·蒂諾的諾伊梅爾版《茶花女》黑色雙人舞,將瑪格麗特和阿芒的最后浪漫演繹得銷魂刻骨、心碎欲絕,讓人領略戲劇芭蕾感人至深的表達能力。 《三首前奏曲》表明情節和主題對于舞蹈并非必需,純粹的舞蹈一樣美麗。烏里安娜·洛帕特金娜以無與倫比的上肢,極其出眾的身體線條演繹的《天鵝之死》和《病玫瑰》,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唯美,那么雅,那么傷,只能以一身仙氣來形容,是古典芭蕾的出塵境界。伊莎貝拉·介朗和曼努埃爾·勒格里帶來的《再見華爾茲》,化技術于無形,以質樸的動作將平常人的感情表達得入木三分,感人至深,則是入世。 風格流派迥異的作品、不同氣質的藝術家,在同一舞臺與觀眾相遇,指向只有一個,以最有表現力的肢體創造一個藝術世界。臺上的舞者克服大自然重力的束縛,盡情展示人體最美的形態,表現他們對藝術執著的追求;臺下的觀眾目睹了精致的演出而獲得升華,對人生對世界滋生新的希望和向往。 如果舞蹈也有大小年,今年的北京應該屬于大年。因為這兩場精彩的芭蕾薈萃演出不是終點,下半年還將有一系列精彩舞蹈表演要登臺,讓我們靜候視覺盛宴的到來。 (舒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