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是當下非常時尚的健身方式,不僅可以塑造外在形體,提升內在氣質,還能起到愉悅身心、強身健體的作用。夏日的傍晚,許多喜愛跳舞的市民朋友又開始聚集在社區門口的空地、廣場上,跟著音樂翩然起舞。而對于大部分練習跳國標舞的市民來說,“周玉娥”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因為在過去幾年間,她免費教授國標舞的足跡已經遍布了虞城的每一個廣場,跟著她學跳國標舞的學員更是不下千人。那“周玉娥”到底是誰,為什么會樂意免費教那么多人跳舞,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這位美麗的國標舞老師,一起來分享她在跳舞這條道路上收獲的點滴感動。 自幼喜愛舞蹈 一見鐘情國標 今年48歲的周玉娥是區文化館藝術培訓班的一名國標舞老師,記者見到她的時候,她正在藝術中心的舞蹈教室內給學員們上課。與同齡人相比,周玉娥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年輕,只見她留著一頭烏黑亮麗的長發,穿著一襲色彩鮮艷的練功服,神采飛揚的臉上始終洋溢著微笑,讓人很容易在人群中搜索到她的身影。 周玉娥說,自己從小就喜歡跳舞,13歲那年,她曾考入一所藝術學校,卻由于家庭原因未能入學,之后她便在朋友的幫助下走上了從商的道路。199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周玉娥前往杭州出差,在路過西湖邊時,她無意間看到一群人正在練習國標舞。“那天的西湖很美,她們就在樹蔭下的空地上跳舞,姿態非常優雅,我當時真的特別羨慕。”也許是因為小時候曾留下遺憾,周玉娥回到上虞后就萌生了學習跳國標舞的想法,還特意跑到余姚的新華書店買來了一本國標舞的輔導書。 學習了輔導書上的大量理論知識以后,周玉娥就開始到處打聽哪里有教國標舞的老師,希望通過拜師學藝來提升舞技。為此,她專程前往杭州參加了肚皮舞培訓班,又跟著一位來自重慶的舞蹈老師學習交誼舞,每周還利用假期趕著去寧波進行形體訓練。“那時候,我就到處找老師,學跳不同的舞種,但后來發現這樣做很盲目,東西學得雜而不精。所以,我從網上搜集了很多資料,并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一位從英國留學歸來的國標舞老師,跟著他開始了系統性的學習。” 尋找教學舞伴 因舞結緣愛情 2007年,上虞老年大學開設交誼舞課程,喜愛跳舞的周玉娥也跟著舞蹈老師一起免費給大家上課。懷著對舞蹈的熱愛,周玉娥教得非常用心,但沒多久她就發現了一個問題,交誼舞需要雙人搭檔,而她自己在給學員做示范的時候只能跳女步,去哪里找一個男老師成了她的心病。所幸當初學舞的時候認識了不少舞蹈圈里的朋友,于是她就托人介紹,并自掏腰包請外面的男老師過來授課。但這樣的做法并不是長遠之計,一些男老師最后都因為收入問題,沒能繼續留在上虞。 后來,在一位朋友的介紹下,周玉娥認識了來自吉林的國標舞老師秦寶坤。秦老師在舞蹈上的造詣很高,曾多次參加國際舞蹈比賽,并屢屢獲獎。周玉娥邀請他來上虞給學員們上課的消息很快傳了出去,很多舞蹈圈的朋友都覺得像秦老師這樣的專業舞者,肯定不愿默默無聞地留在上虞,遲早要離開。但周玉娥卻并不在意這些,只是竭盡所能地幫助秦老師招收學員,補貼收入,希望他能安心地留在上虞教課。 幾個月后,秦老師突然接到了一個來自老家的電話,讓他趕緊回家,原來家中年邁的母親已病入膏肓。秦老師知道母親唯一的遺憾就是這些年為了跳舞,自己始終孤身一人,于是,他找到了周玉娥,希望她能假扮女友跟自己回一趟老家。就這樣,兩人第二天便踏上了前往吉林的火車。也許是為了感激周玉娥,秦老師料理好母親的事情后又回到了上虞,期間,兩個人一起教課、跳舞,彼此都有了好感,并在2010年真正走到了一起。 廣場免費教舞 跳出健康自信 結婚以后,夫妻倆自然成為了最有默契的舞伴,相攜教舞的足跡遍布了虞城的各個廣場。為了追上秦老師的腳步,周玉娥練舞更加刻苦,每天清晨都早早地起床練習,有時候在廚房做飯都會下意識地繃腳尖、練形體。她說:“我經常和我的學員們講,只要你有心,在哪里都能練舞。記得有一回坐火車去杭州,我很自然地在車廂里練起了身段,一直保持著握抱姿勢。一開始大家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但后來幾個小姑娘禁不住好奇都跑過來問我能不能一起學,我當然愿意教她們。于是,大家就一起練習探討,非常有意思。” 2013年8月,周玉娥和秦寶坤一起報名參加了遠東國際體育舞蹈錦標賽,經過一番激烈的比拼,兩人最終以出色的表現獲得業余A組冠軍,成為當時紹興地區唯一的一組獲獎選手。此后,許多余姚、臨平、江蘇、蕭山等地的舞蹈愛好者紛紛慕名前來,希望能夠跟著他們一起學習國標舞,而周玉娥夫妻倆也欣然答應。“其實,我知道,對于秦老師來說,參加國際比賽或者站在更大的舞臺上表演才是他的夢想,而他卻為了我選擇留在上虞,我真的很感謝他的付出。” 如今,周玉娥夫妻倆不僅在老年大學授課,還在文化館的藝術培訓班里教人跳舞,夏日的傍晚,他們更是經常攜手走進虞城的各個廣場,免費教市民朋友跳國標舞。周玉娥說:“跳舞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對她的喜愛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因為跳舞,我變得更加自信、健康、有活力。所以,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和我一起跳舞,共同參與到這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中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