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音樂學院舞蹈系2011級畢業晚會《路》 演出時間:2015年6月11日 6月12日 演出地點:天津音樂學院南院舞蹈實驗劇場 總策劃:王鴻昀 張巍 策劃導演:張筱彤 劇照:崔巖攝影 《路》節目單 1、《紅色英雄》 編導:劉福洋 指導教師:梁岳鵬 表演者:11級男班 助演:12、13、14級男生 簡介:蒙古族男子群舞,舞蹈巧妙的將現代元素融入蒙古族舞蹈中,運用肢體生動刻畫出土爾扈特部勇士們蕩氣回腸的英雄形象。 2、《岡拉梅朵》 編導:史軍 王睿偲 指導教師:史軍 王睿偲 表演者:胡月 簡介:“岡拉梅朵”在藏語里是雪蓮花的意思。它象征著純潔、善良、頑強、耐得住寂寞。舞蹈主要表現了一位老人為愛等待一生的凄美愛情故事。 3、《楚腰》 編導: 孫穎 指導教師:張歡 表演者: 張鈺瑩 張媛媛 張宏楠 張寧 李思文 簡介:相傳先秦時候楚靈王好細腰,楚地女子以腰細為美,楚地又盛行巫風、婆娑歌舞,事神娛神也就成了楚人的“時尚”。該舞蹈根據楚文化的歷史訊息,也參考了湘、桂邊境銅鼓飾紋中的羽人形象。該舞蹈試圖表現先秦時代樸拙的舞風,坦蕩狂放的巫女神韻和不同于后世的秀麗嫵媚。 4、《逍遙》 編導:史博 指導教師:王達 表演者:栗燁 賈惠琪 薄陽 高翔宇 劉圣名 王長彪 助演:劉超 簡介:漢唐男子七人舞蹈,取莊子《逍遙游》“天生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之意,借風骨雅致的“竹林七賢”之象,舞者在時間與空間中翩然游走,超然世外。 5、《八女投江》 編導: 韓真 陳燕敏 指導教師:張歡 表演者: 張媛媛 申偉佳 張宏楠 張鈺瑩 任子藝 肖彥昕 周潔劉園 簡介:這是一部根據歷史史實而創作的舞蹈。作品再現了抗日時期冷云等八名女烈士被逼入絕境時同仇敵愾、生死無畏的悲壯,生動地刻畫出八位抗日女英雄的光輝形象。 6、《慢言》 編導:劉圣名 指導教師:王鴻昀 表演者:劉圣名 簡介:“不敢高聲語,恐驚世間人”。現代舞《慢言》用肢體詮釋了“想說又不敢說”無奈與悲哀,是社會生活中的“慢言者”的真實寫照。 7、《水姑娘》 編導:靳苗苗 盧夏 指導教師:鄒冰潔 表演者: 11級女二班 簡介:苗族女子群舞。姑娘如水,水若姑娘,通過對水的“形”與“靈”的模仿,表現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主題,同時也表達了苗家人對水的熱愛,對生命的贊頌。 8、《離太陽最近的人》 編導:郭磊 才讓扎西 指導教師:吳少卿 表演者: 11級男班 簡介:黑黝黝的臉是太陽留下的瀟灑,健美的臂膀揮趕著肥壯的牛羊,牧童的歌聲在霞光中縈繞,伴隨著太陽一起升起,是勤勞質樸的藏族人民。 9、《同行》 編導:吳凝 陳琛 指導教師:王睿偲 表演者: 張宏楠 劉園 簡介:女子雙人舞《同行》講述著兩個女兵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下,因為水而產生一段生離死別的動人故事,將相互支撐、艱苦同行的過程展現的淋漓,那種舍身忘己的精神震撼人心。 10、《天黑請閉眼》 編導:張鎮新 指導教師:張筱彤 展鹿 表演者: 張瀟月 張鈺瑩 任子藝 劉圣名 薄陽 賈惠琪 黃良云 石思龍 簡介:人生如戲,舞蹈亦是。《天黑請閉眼》是游戲的一種,每個人都在游戲中講述著自己的故事,干擾著他人的想法,彼此之間錯綜復雜,相互交織,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11、《塔林呼恒》 編導:楊旭東 指導教師:天驕 表演者: 11級女一班 簡介:“塔林呼恒”在蒙語中意為“草原姑娘”。大草原的哺育與陶冶奠定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基調,孕育出蒙古族女子舞蹈端莊而柔美、渾厚而含蓄、舒展而豪邁的審美特征,處處彰顯“天之驕子”的風姿。 12、《自在》 編導:劉福洋 指導教師:王鴻昀 表演者: 栗燁 簡介:朝鮮族男子獨舞。蒼穹茫茫逆順道,無邊浩浩誰知曉,海闊天空自在行,酸甜苦澀任飄搖。白衣翩躚,宛然謙笑,“自在”不僅是舞姿的飄逸俊朗,云淡風輕,更是舞者自在的狀態與心境。 13、《相和歌》 編導:孫穎 指導教師:張歡 表演者: 11級女二班 簡介:選自中國大型古典舞劇《銅雀伎》片段,是中國古代音樂、詩歌、舞蹈的完美交融,踏盤踏鼓,載歌載舞,彰顯出漢代舞蹈厚重的氣勢,內在的張力,古樸的柔美。 14、《聽鼓》 編導:趙青 指導教師:許姝 表演者: 張卉青 安菁華 吳斯 簡介:藏族舞蹈具有濃厚而神秘的宗教色彩,“熱巴鼓”是藏族人民審美心理及思想情感的凝結。聆聽“鼓”中那神圣高潔的密語,以此形式表現人民的敬仰之情,虔誠之心。 15、《刀郎麥西來甫》 編導:鐵里曼 指導教師:吐爾遜 梁岳鵬 表演者: 11級女二班 11級男班 簡介:維吾爾族舞蹈,“刀郎”是一個地名,“麥西來甫”是一種藝術形式,也是維語中聚會的意思。刀郎麥西來甫,是刀郎人民的傳統民族藝術,是刀郎人民隨身攜帶,不可分割的精神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