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的劉桂英身材挺拔,氣質出眾,她現(xiàn)在是王村藝術團的團長。說起和舞蹈結緣,還有這樣一段故事。劉桂英原來開了一個服裝店,從裁剪到縫紉,她做了十多年服裝生意。從沒跳過舞的劉桂英因為一次機緣巧合,和跳舞結下了不解之緣。她說:“過去我們村里沒有人跳舞,唯一的舞蹈就是扭秧歌。后來從市里來了一個老太太,在村里的健身廣場跳健身舞。大家覺得不錯就都去學,我也去學了,從那開始我才正式接觸舞蹈。我自己非常喜歡跳舞,學的很快,跳的也挺好。”漸漸的,劉桂英脫穎而出,成了村里最會跳舞的女人。 接觸了健身舞,劉桂英跳舞這根弦算是搭上了,她身體里舞蹈的因子被徹底激發(fā)出來。劉桂英覺得扭秧歌形式太老了,得跳點新鮮的舞蹈。她說:“我從網(wǎng)上學了一些時尚的舞蹈,大家都跟著我學。流行什么舞蹈我就從網(wǎng)上學習,然后教大家一起跳。有些難度大的動作我就改良一下,什么舞蹈適合老年人跳,什么舞蹈適合年輕人跳,這些都是我考慮的問題。現(xiàn)在還有一些男人跟著我們一起跳舞,村里跳舞的人越來越多,于是就組建了王村藝術團。成立了中青年舞蹈隊和少兒舞蹈隊。”而劉桂英從來沒有休息時間,5+2,白+黑就是她日常工作的寫照。平時她負責中青年舞蹈隊、藝術團的工作。劉桂英認真、熱情、負責、肯付出、熱愛舞蹈。為了搞好村里的舞蹈工作,她還去老年大學學習舞蹈,大家都特別喜歡她。 從不會跳舞,到成為村里最會跳舞的女人,再到自己編排舞蹈,劉桂英一路走來,舞蹈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有時為了編排一個舞蹈,她茶飯不思,一組動作和下一組動作怎么銜接起來,劉桂英天天想,時時想。有時想著舞蹈的編排,自己都睡不著覺。從2013年開始王村藝術團參加了兩屆北京中老年盛世歡歌文藝匯演,第一屆拿了一個金獎、兩個銀獎、一個銅獎。到第二屆的時候,王村專門請區(qū)里文化館的專業(yè)老師編排了《畫扇面》這個舞蹈參賽,還被選中參加香港的巡回演出。 放棄一年五六萬的生意搞舞蹈,劉桂英不后悔。她熱愛舞蹈,也是懷著對村里感恩的心。《畫扇面》的服裝就是劉桂英設計的,她們還想自己做演出服。在參加天津市“美麗鄉(xiāng)村”評選活動的四個月中,她不顧酷熱難耐,加班加點組織趕排舞蹈,耐心校正隊員的動作,幾十次甚至上百次進行動作示范。過度勞累使她身體透支,胳膊扭傷動不了,她就用一只手堅持組織排練。當王村最終被評為天津市十大“美麗鄉(xiāng)村”,她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