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藝術史學家的考證,人類最早產生的藝術就是舞蹈,在遠古人類尚未產生語言以前,人們就用動作、姿態和表情來傳達各種信息和進行情感、思想的交流。 舞蹈是幾千年中華文化的流傳和延續,是用一根長線從古串到今的,這些流傳的現象非但在戲曲中可見,在唐宋樂舞中,在漢魏“舞戲“中,甚至在商周禮樂中,都能見到。準確的說,中國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 情動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欣賞舞蹈是一件非常愉悅身心的事情,2015年5月30-31日著名舞蹈表演藝術家陳愛蓮先生和她的藝術團將在解放軍歌劇院的舞臺,用她脫離時光束縛的完美的舞姿帶著現場的觀眾進入中國舞的神奇世界。這也是她作為長者送給孩子們的六一節禮物。在文化生活非常豐富的現在,在文化的菜單里,她希望中國舞不是傳說中的珍饈,而能讓孩子們常常看見,愛上并傳承這中國獨一無二的舞影姿態。 東方舞蹈女神——陳愛蓮 了解陳愛蓮,就像翻開了一部舞蹈教科書 1952年,12歲 走進中國舞蹈世界; 20歲,她一舉成名,成為新中國第一代舞蹈家。 30歲,在動蕩的歲月里,她依然堅持著自己的夢想。 40歲,她重返舞臺,再度登上事業的巔峰。 60歲,她仍然在創造著“藝術青春”不老的奇跡。 而今,時光依然沒有把陳愛蓮束縛住。 對現在的很多小朋友或者大朋友來說,陳愛蓮的年代離我們很遙遠,甚至也有可能不知道陳愛蓮是誰,但是她打敗了時間,青春常在,功夫不減。 圖為《春江花月夜》中7旬之年的陳愛蓮手持羽扇翩翩起舞,顧盼之間,淺笑迷人,把一位對美好生活充滿無限憧憬的少女表現的躍然紙上,幾個很漂亮的轉身后,又別是一番風韻:圓潤、靈動、飽滿、羞澀……輕盈的步態、嫻熟的動作,陳愛蓮生動再現了幾十年前的青春舞作,完全可以用“爐火純青”來形容。 大手牽小手寓意傳承,愿傳統回歸 “我有一種情結,就是特別想回報社會,為中國的舞蹈事業、教育事業做一點事情。”從一名孤兒成長為新中國的舞蹈家,陳愛蓮感覺自己遇到了太多的好人,抓住了最好的機遇,接受了最好的舞蹈教育。希望大小朋友走近舞蹈的舞臺,激發小孩的學舞熱情,傳承并發揚中國的舞蹈。在大手牽小手這場節目里有古典舞《春江花月夜》《踏歌》《梁祝》也有民族民間舞《云之南》《美麗的鴿子》《卓嫫》,還有70年代的經典舞蹈《草原女民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