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禹彤診療:編舞者基礎問題四:“如何讓空間立體” 問:“對于空間的立體化我還沒有達到理性上的認知,所以運用起來很不舒服。請問如何讓時空立體化呢?” 答:你所說的“對于空間的立體化還沒達到理性的認知”我想應該是指 “對空間立體性”在概念上還沒有認知吧?所謂的“立體性”是指事物本身占有的空間屬性。其概念一是指物體本身,它是物體的體積、長、寬、高,組成的立體。比如:杯子,它不是一個平面的,而面的立體。二是指“視覺上”的立體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透視關系和空間的重疊關系。而立體化的“化”,是指對某種事物已經進行了立體運用。如果你首先不能從“概念”上明白的話,那么“對空間的認知”可能就自然沒有“理性”了。之后,對于空間的認知,就是感性的問題了。因為,空間是無處不在的。空間的能否“得到”,在創造的意識上說,它是需要(去)感覺、感受,得到感知的。空間能否達到“立體”的存在和運用,還取決于你對空間的安排是否合理,那么你的“選擇過程”就是你的理性存在。總之,空間的概念是理性的,但空間的發現完全是靠感性認識的。 就“如何讓時空立體化呢?”給你開出藥方: 藥方一:身體動作陰陽的轉換是造成空間立體的因素。比如:手動了以后,頭走,再用髖關節,然后再啟動手,而不是始終手在做動作。這樣動作自然就立體了。 藥方二:力性和力向的走向不一樣會造成動作的空間感立體。比如:向前運動,突然改變方向,也就造成了立體的空間。如果力的走向始終是“陽性”的關系,就不可能立體。 藥方三:讓畫面構圖立體性的分劃是讓空間立體的方式之一。一個畫面可有“子”構圖,比如:當一組人往前走,另一組人在原地起舞,這樣畫面就會變得豐富。還有我們最常見的“卡隆”,一排做,另一排的動作之間打時間差。如畫面有“滾動”性,即一環套一環不斷呈現出“相同”又“不同”的畫面和動作狀態,這也便是立體空間。 藥方四:舞臺多種元素的組織讓時空立體化的可能。拿錄音機比如,原來只有單、雙聲道,有了立體環繞后,聲音就變得立體了,舞蹈也一樣。舞臺上所有的因素(燈光、服裝、音樂等)都是空間立體運用的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