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間舞的特性 民間舞是人類在生活與勞動中運用自身的形體動作和思想情感來表現社會生活,體現民族歷史,傳情達意,抒發情懷的一門傳統藝術。它具有突出的民俗特征――地域色彩分明、風味濃郁、形象生動、表現形式多樣。教學內容包括:藏族、蒙族、維族、朝鮮族以及漢族等各民族舞蹈,以分期進階式方式教授,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大家了解和掌握各民族舞蹈的動律與風格。因為民間舞課學習內容眾多,風格也相差甚遠,因此整個教學過程難而復雜。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各民族的動作動律,更要讓學生在掌握動作動律的同時舞出地域風格。要想達到民間舞的教學目的,有效的讓學生準確把握各民族舞蹈的風格特點,每個民族的動律開法兒尤為重要。它是學習民間舞的入門,而打開這扇門的鑰匙就是膝部的“屈伸”。 二、打開民間舞教學的鑰匙――屈伸動律 從人體運動解剖學來說,膝關節在關節分類中屬運動關節,它的運動形式以屈伸為主。在民間舞教學過程中我逐漸發現,每一個民族的動作動律都離不開膝部的屈伸,它顯現了不同民族的迥異風格。膝部的屈伸雖然是一個簡單的上下彎曲或蹲起的運動過程,但它卻是民間舞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動律。在舞蹈中膝部的屈伸動律多種多樣:有原地的、有移動的;有綿長的,有短促的;節奏有快的,有慢的;力度有強的,有弱的等等。每個舞種的屈伸動律都展現了這一民族的歷史文化以及民族性格。例如:云南花燈中流暢悠然的屈伸展現了四季如春、繁華似錦的云南風光以及云南人的純樸自然。藏族舞蹈中細碎連綿的屈伸展現了藏族人民的豪邁粗獷和瀟灑靈活。在民間舞蹈中膝部的屈伸有時象“粘合劑”把動作和動作有機連接起來;有時又象“漣漪”似的連續不斷地貫穿在各種動作之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膝部的屈伸是舞蹈生命力的一種體現。能否準確、自如、充分地掌握與運用不同民間舞種當中的膝的屈伸,是檢驗一個優秀的民間舞表演者的重要依據。 三、下面以東北秧歌、藏族、膠州秧歌、維吾爾族這幾個舞種為例,來具體說明膝部屈伸動律在民間舞教學中的重要性 1、東北秧歌 東北秧歌是漢族民間舞的一種,它的風格特點可概括為:“穩中浪”、“浪中艮”、“艮中俏”。而腳下的基本步法是體現這一風格的關鍵點。而這些基本步伐都必須依靠膝部的屈伸來引發。例如:前踢步。膝部的動律是慢屈快伸,只有掌握了這一屈伸動律的特點才能達到前踢步的出腳急、落腳穩的風格要求。由此可見,東北秧歌中膝的屈伸是影響著舞蹈風格的。 2、藏族 因為地域的遼闊,藏族舞蹈在民間呈現的形式和種類各異,但無論怎么變異各種門類的藏舞在動律上有個共同的特征――膝部上的連續不斷快而細碎的顫屈伸和連綿柔韌的柔屈伸。檢驗顫屈伸是否自如運用的依據是踢踏。踢踏要求舞者膝部松弛,重拍在下靈活自如的顫動。體現了藏族舞蹈樸實自如,瀟灑靈活的風格特點。“柔”屈伸要求膝部屈伸的頻率較慢,形式為長伸短屈,連綿不斷,既松馳又有控制能力的柔屈伸是其內在的動律核心。舞者只有通過膝部屈伸的柔韌性、連貫性、控制能力的訓練,才能學習好藏舞中的“弦子”。 3、膠州秧歌 膠州秧歌給人一種堅韌、挺拔、舒展、利落的美感形象視覺。在學習中要讓學生掌握擰、碾、抻、韌四大特征、使動律和音樂融為一體,真正用身體去體現它的內涵,達到神形兼備。步驟上,首先以丁字擰步、小擰等基本動律和動作,來解決腳下的抬重、落輕、走飄,始終貫穿于體態上的“三道彎”,在力度、幅度的展開方面,使身體運動方式處于對抗狀態,逐漸從碾、擰、抻、韌中達到上下配合自如、整體協調一致。既然有了“擰”,就離不開膝部的屈伸。只有運用好膝部的屈伸才能更好的體現膠州秧歌的風格特點。 4、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舞蹈對身體的表現力要求非常細膩,如腳、膝、腿、軀干、腰、胸、臂、腕、手、頸、頭等諸多方面。從而形成了維吾爾族舞蹈的體態、動態、神態、動感、力感的“挺而不僵、顫而不竄、腳下不離散、上身灑的開”等風格特點。其中,步法的變化豐富多彩,節奏多有符點,膝部要求有微顫動律,大體可分為點顫式屈伸和一步兩顫式屈伸。點顫式屈伸出現在賽乃姆舞蹈節奏中,一步兩顫式屈伸在齊克提麥舞蹈中有所體現。這兩種膝部有規律性的顫動,需要膝部的屈伸平穩有力,平穩中帶有內含起伏,體現出維吾爾族舞蹈腳下“顫而不竄”風格特點。因此,學習維族舞必須先從膝部屈伸練習開始,訓練膝部使之達到既有控制又富有內含的彈性。 四、結 論 通過對以上幾種民間舞蹈分析來看,膝部不同的屈伸動律體現了不同民族的迥異風格:膝部的提壓式屈伸動律體現了東北秧歌“穩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主體風格;“顫”屈伸、“柔”屈伸體現了藏族舞蹈中踢踏的瀟灑靈活、弦子的優美流暢;而膝部屈伸的柔韌綿長則體現了膠州秧歌擰、碾、抻、韌的四大特征,展現了膠州秧歌堅韌、挺拔、舒展、利落的美感形象;點顫式屈伸和一步兩顫式屈伸動律,體現了維族舞蹈“顫而不竄”的風格特點;由此可見,把握好膝部的不同節奏、幅度和力度的屈伸是掌握各民間舞動律風格的重要環節及關鍵。從某種意義上講,只有抓住了各民間舞蹈中膝部屈伸動律的特點,才能更好的掌握各民族舞蹈的動作動律以及風格特點。因此,在民間舞教學中,膝部的屈伸訓練是學習各民族舞蹈的開始,也是掌握各民族舞蹈風格特點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