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姬》,又稱《印度寺廟的舞女》,改編自印度著名詩劇《莎恭達羅》,原劇的編導是俄羅斯學派的奠基人彼季帕。 《舞姬》是古典芭蕾舞最輝煌時期俄羅斯古典芭蕾的一部經典作品,它的出現比《天鵝湖》還要早,對世界芭蕾的發展起著十分深遠的影響,許多芭蕾經典作品都是在其基礎上而變化衍生過來的,堪稱世界芭蕾的奠基作品之一。 《舞姬》的音樂使古典芭蕾迎來了交響芭蕾的時代。這部比《天鵝湖》問世還早的《舞姬》被芭蕾舞界稱為難度最大的芭蕾舞劇,也是考驗一個芭蕾舞團實力的劇目。復雜的戲劇性與難度極高的舞蹈技巧尤其考驗著編舞者與舞團的藝術實力。 《舞姬》中的獨舞、群舞設計得非常漂亮。群舞如行云流水,獨舞曼妙靈動。其中“幽靈王國”的段落是芭蕾舞壇不可多得的精彩片段。 《舞姬》由俄羅斯劇作家彼季帕改編自印度詩劇《莎恭達羅》,于1877年首演,是古典芭蕾舞劇最輝煌時期的經典作品,對后世的芭蕾舞劇產生了深遠影響。 該劇講述了武士在神殿休憩時邂逅一位舞姬,兩人一見鐘情。但武士之前已與公主訂下婚約,公主得知此事后,設計令舞姬被毒蛇咬傷,奄奄一息。這時,舞姬又遭到了武士的背叛,她拒絕服用解藥,從容赴死。武士在夢中與舞姬的靈魂相會,受到震撼,醒來后,他在公主面前拔劍殉情。 攝影師Jack Devat [attach]184254[/attach] [attach]184255[/attach] [attach]184256[/attach] [attach]184257[/attach] [attach]184258[/attach] [attach]184259[/atta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