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文化部邀請,10月27日晚,曾獲得“群星獎”的潞城市15名草根演員的舞蹈《海英和她的媽媽們》亮相國家大劇院,6分鐘的精彩演出,深深震撼著每一位現場觀眾的心弦。當得知15名演員全部是業余舞蹈愛好者時,現場觀眾更是驚訝一片。 作為草根舞蹈演員緣何能摘取中國“群星獎”,舞進國家大劇院呢?日前,本報記者來到潞城市這些草根演員當中,采訪了她們臺前幕后鮮為人知的動人故事。 A舞蹈取材于真人真事 舞蹈《海英和她的媽媽們》取材于發生在潞城市的真人真事。潞城市成家川辦事處東邑村農家婦女趙海英,30年來先后贍養了54位老人,為16位老人養老送終,曾獲“中華孝老愛親”提名獎和潞城市首屆“道德模范”稱號。作品通過藝術夸張的舞蹈語言,把趙海英對孤寡老人像媽媽一樣的關懷表現得淋漓盡致。舞蹈《海英和她的媽媽們》2013年年底摘取了中國“群星獎”,填補了我省沒有國家級“群星獎”的空白。 在潞城市文化中心,主任姜惠源介紹說,“群星獎”是全國群眾文化的最高獎。雖然臺上表演只有六分鐘,但是在臺下三年多的排練演出當中,她們付出的心血、淚水和汗水只有自己知曉。這15名舞蹈演員并非科班出身的“正規軍”,都是草根人物、業余舞蹈愛好者。從年齡上看,她們中有的已是奶奶;從職業上看,她們中有農民、退休職工、音樂老師、戲曲演員,還有個體工商戶。這次能在國家大劇院過把癮,演員們都很激動。 B街頭秧歌隊中選演員 姜惠源介紹說,2012年3月,省文化廳發通知讓上報第十屆全國群眾文化藝術“群星獎”參選節目,長治市文化局要求每個縣出一個節目,參加省里的選拔。“當時我把潞城市文化館曹光濤館長叫來商量,他建議搞一個舞蹈。我說搞舞蹈可以,可咱沒有跳舞蹈的人呀。” “這兩年潞城街頭遍地都是扭秧歌的,咱從中選幾個優秀的人,組建一個舞蹈隊試試看行不行。”曹館長說。 沒幾天,曹光濤從秧歌隊等基層舞蹈愛好者中選出幾個人組建起了舞蹈隊伍,這些人員不僅高低胖瘦各不相同,而且多數是當奶奶或快當奶奶的人了。姜惠源主任見了只好無奈地說:“我們是一群‘烏合之眾,在場的一頓哄笑。姜惠源說,“烏合之眾”也沒有貶義,只是說大家像烏鴉一樣從各個單位、各個社區聚攏到這里來,散場后又要朝四面八方飛去。我們是一群“烏合之眾”,我們的目標是群星獎,我們的對手是全國各地的專業舞蹈隊伍。 C老胳膊老腿被開腿開腰 經過與編導老師商量,演員們決定以潞城的孝老模范趙海英為原型創編一個舞蹈《海英和她的媽媽們》。舞蹈長于抒情,用舞蹈來表現這個故事倒是前所未有,既敘事又抒情確實是個挑戰、創新,也是個突破。 按說這些老太太在各個業余舞蹈隊、秧歌隊里那可都是響當當的“腕兒”,誰知一接觸專業的舞蹈動作才知道,這老胳膊老腿真的是太硬了,根本無法按指導老師的要求完成動作。負責編導的老師急得一頭汗,又累得一身汗。編導老師出的是熱汗,演員們出的可是冷汗。老師見演員們根本無法完成動作,就拿著搟面杖為演員們開腿開腰。十多歲的女孩子開腿開腰都是件十分痛苦的事,何況是一幫子老太太,每一搟面杖下去,都疼得齜牙咧嘴,冷汗淋漓。可敬的是,竟然沒有一個人叫苦,沒有一個人退卻。 訓練中磕磕碰碰是常事,演員們身上都是清一塊紫一塊的。有一次訓練,演員魏旭平不慎摔倒導致手腕骨折,大伙兒一起把她送進了醫院。57歲的王云芳說,她以前對舞蹈啥也不懂,根本就是外行。有一次排練時腿抽筋就不能動了,大伙兒趕忙過來幫助按腿。現年50歲的常艷平是潞華辦事處的文化員,從沒學過舞蹈,剛開始聽說要排練這個舞蹈時,因為喜歡文藝還特別高興。第二次排練時老師要求高了,她的動作跟不上要求時很是著急,跳得“很吃力”。 15名演員中有14人演媽媽,而且一人一個性格,一人一個體態,全部是肢體語言。如14個人在曬太陽,每人一種表情神態,有打瞌睡的,有期盼兒子來看望的。演員們多次去敬老院親身體會。35歲的演員張景波介紹說,為了把老人們演得更形象逼真,她們專門到敬老院感受,僅曬太陽一個動作,她們就坐在墻角觀察了一上午,通過每個細節去走心,走戲。“敬老院都是夕陽西下的暮年老人。我們這15個演員中,年齡最大的60歲,最小的26歲。我們趴在小凳子上,第一次面向觀眾用面容和表情演繹暮年老人的滄桑,26歲要演出七八十歲年齡的跨度,實在是不易。”“我們在大劇院演出完走下臺后,一個8歲的可愛小女孩要求和我們照張相,并說‘我是叫您奶奶呢還是叫您阿姨呢?’我此時抑制不住眼中的淚水回答道,叫什么都行。”張景波對記者說。 整個舞蹈中,她們演老人的蒼涼、悲壯以及求生的欲望,但是在最后一段,編導老師讓她們用扇子跳了一出小花戲,演出了一群幸福、有頑強生命力的老太太。 D名家指點拿大獎 為了更好地表現媽媽們的特征,舞蹈隊特別請了舞蹈界資深老專家王秀芳老師進行現場指導。王老師帶著她的學生趙吉在潞城一住就是一個多星期,七十多歲的人,每天和演員們一起吃盒飯,一起排練。王老師評價說:“這幫老太太真是太可愛了”。 名家出手果然不凡。《海英和她的媽媽們》經過王老師的整理和編排,在清華大學禮堂舉辦的華北五省市舞蹈大賽上,受到觀眾異乎尋常的歡迎和追捧。一位清華大學的老教授專門為舞蹈提建議,并當場示范講解,臨走還豎著大拇指說:“我太喜歡你們這幫老太太了”。這次大賽上,《海英和她的媽媽們》以中老年組得分第一的成績一舉囊括了表演、創作兩個金獎和組織獎。大賽組委會當場決定邀請《海英和她的媽媽們》參加大賽閉幕式演出。 隨后,她們接到了中央電視臺第三套節目《舞蹈世界》欄目組的邀請。這些連潞城電視臺演播廳都沒進去過的演員們,由潞城市委宣傳部長元文波帶隊,一下子就進了中央電視臺的梅地亞影視中心,與她們心目中的偶像老畢、王小丫在同一個地方拍攝節目,演員們的演出熱情異常高漲。2012年12月25日晚,中央電視臺三套播出了《海英和她的媽媽們》。 2012年年底,好消息還在不斷傳來。中國舞蹈家協會和馬來西亞華人公會邀請《海英和她的媽媽們》赴新加坡等地參加新年演出;央視三套邀請潞城文化館舞蹈隊準備一個小花扇節目作央視2013年《舞蹈世界》開欄節目…… 2013年10月25日,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在威海落下帷幕,《海英和她的媽媽們》角逐群星獎取得了輝煌的戰績,同時《海英和她的媽媽們》也深深扎根在廣大群眾的心中,受到了百姓的追捧。 采訪中,潞城市文化館曹光濤館長對記者說,一群沒有上過一次舞臺的農村婦女、退休工人表演的作品,能夠演到國家大劇院這樣的神圣藝術殿堂,她們的成功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領悟到,藝術必須接地氣、傳遞正能量。 本報記者 張文舉(來源:山西新聞網--山西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