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舞劇《梅蘭芳》即將上映,本劇中導演沒有把篇幅花在寫實的梅蘭芳的一生,而是用肢體表現梅蘭芳一生中對藝術的追求態度。當它真正展現在舞臺上的時候,看上去卻像是一幅美麗的抽象畫,用蜻蜓點水的方式,似有似無的點到了梅蘭芳人生的每個節點,而整個舞臺畫面,也更像是畫作般簡單而深沉內斂。 鳳凰衛視11月2日《星光大劇院》,以下為文字實錄: 舞劇《梅蘭芳》難度大 用肢體表現藝術態度 羅怡春:這個戲真正立項之后,我們知道自己給自己帶來一個比較大的難題,挑戰性很大,因為用舞劇反映中國京劇大師的藝術創作,藝術追求和愛國情懷,它不是那么簡單的。 楊威:我本人聽見這個名字我想跟所有人聽到的時候一樣的心理,覺著會很喜歡,可能會有做法,但是當我冷靜下來,就會覺著這事大了,這事麻煩了,這真的是麻煩了。 羅怡春:最后我們決定,用梅先生的藝術追求,梅先生的愛國情懷,這兩方面作為本劇的核心,來抒發這個梅先生的情懷,但是它這個挑戰性就是京劇的東西,里面沒有京劇的東西,就肯定不是梅大師的戲,里面有很多京劇性的東西和舞蹈到底怎么樣的結合,舞蹈演員要練的東西要很多,但是藝術形式我當時感覺在我初創這部劇目的時候,設想的時候,我覺得它應該是很美的。 解說:導演沒有把篇幅花在寫實的梅蘭芳的一生,而是用肢體表現梅蘭芳一生中對藝術的追求態度,這看上去似乎是導演又為自己增加了一個抽象的新難題,當它真正展現在舞臺上的時候,看上去卻像是一幅美麗的抽象畫,用蜻蜓點水的方式,似有似無的點到了梅蘭芳人生的每個節點,而整個舞臺畫面,也更像是畫作般簡單而深沉內斂。 羅怡春:導演對于京劇元素的一桌兩椅的運用,舞臺中心的紅舞臺,非常有人生的寓意,那種天和地之間,那種人生的舞臺,都描述在梅蘭芳的頭頂和腳下,非常有寓意,觀眾反響非常好,簡潔并不代表著簡單,它是一個出來的氣勢和它的震撼性,烘托了這部戲,同時這部戲的風格就是我們這樣的舞美風格,那種帶有寓意化的東西非常強。 舞劇展現梅蘭芳藝術追求 輔助角色突出人性 解說:如此簡約的畫面中首先引入的是導演和編劇對梅蘭芳人生的第一個哲學思考,就是與他相伴一生的京劇藝術,為他帶來的人生感受。 羅怡春:塵霧設置生旦凈丑,這幾個人物設計是京劇主要元素,這幾個人物既是梅蘭芳身邊的陪伴者,同時這幾個人物又是梅先生有的時期心靈的外化。 楊威:我切面就是切,他在思考,他如何再創造新的人物,他已經非常不滿足了,所以他的那樣的糾結,然后老生對他的限制。 我那生,因為生有的時候是小生,我為什么不選擇小生,反而選擇老生,所以我想那四個人物想讓他表示沉穩。 解說:人物承載的多樣性也在此時慢慢展現,老生既是組成京劇這個抽象標簽的元素之一,同時也代表著保守派,代表著他們對于梅蘭芳創新時的阻礙,讓他必須循規蹈矩。 楊威:旦呢?旦角在那個里邊其實她就是梅蘭芳,戲中的梅蘭芳。 羅怡春:臺上的旦角,她有的時候,她是陪著梅蘭芳演戲的人,有的時候梅蘭芳側邊觀看她的時候,她是梅蘭芳的外型,包括我們臺上的虞姬、蘇三、杜麗娘和一縷麻這個人物,《一縷麻》里面這個人物,這都是梅先生演出的幾部經典劇目,梅先生坐在旁邊看的時候,這是梅蘭芳在審視著自己這幾部劇的表演。 董華興:梅蘭芳大師先生,他就在尋找他想要更好的東西,我們上半場的這個思想,這個理念,都是想這么做,所以這個就是非常難,可能是幾個動作,我就是男人,可能一轉變,假如一看到這個一桌兩椅的時候,我就會想起我的身段和手形,眼神,他馬上就要轉變成女人,這個轉換非常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