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學院60年大師工作坊,特別邀請了六位國外舞蹈專家和北京舞蹈學院的兩位教授,共同擔任課程的教授工作。 韓國私立祥明大學藝術芭蕾系的約瑟夫·羅考特教授上課認真又不失風趣和幽默,他的課分為“把桿部分”、“中間部分”和“旋轉部分”三大內容,強調動作的延展性和旋轉的重心與平衡控制。 美國馬斯特芭蕾學院的藝術總監斯拉沃米爾·伍茲尼亞克則以芭蕾舞中的雙人舞托舉技巧為授課重點,這在芭蕾舞劇中是不可或缺的舞蹈技能之一。 以色列特拉維夫比科瑞哈伊汀姆藝術中心 “瑪斯路” 項目聯合藝術總監內奧米·佩爾洛夫在她為學生們帶來的現代舞技巧訓練課程中,遵循由難到易、循序漸進的原則,善于用具體形象舉例來引導大家找到正確的感覺。 同樣來自于瑪斯路“項目的聯合藝術總監奧費爾·達岡希望通過“熟悉環境”、“自我空間探索”以及“想象訓練”這三部分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們與自我、與他人、與事物建立起聯系,并尋找出這些聯系給身體帶來的變化,并且幫助他們培養表演想象能力以及肢體協調能力。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珀切斯分校的凱文·維恩教授,在以變化快,速度快,節奏強,幅度大為特點的現代舞訓練體系中,通過側躺、俯撐和仰臥的動作來鍛煉腹背肌和下肢的靈活性。他還時刻強調動作的自由和延伸、力量的爆發和持續,目的是進一步鍛煉學生們的協調能力和反應能力。 瑞士洛桑貝雅精英舞蹈學校的現代舞教授坦克雷多·塔瓦爾強調延伸的重要性,對每一個動作精益求精,要求學生們在完成動作的基礎上一定要用力精準、做到極致。 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民族民間舞系的田露教授,在她的課程中分了海陽秧歌和羌族舞蹈這兩部分,國內外學生在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到了中國民間舞蹈文化和獨特的魅力。 同樣來自于舞院的中國古典舞系的龐丹教授向學生們講述了古典舞中“擰、傾、圓、曲”的基本形態特征,并通過“控制”和“云間轉腰”組合加強了學生們對以上四個元素的運用和理解。 大師工作坊對于所有參與者來說,無疑是學舞生涯中一次不同尋常的體驗和經歷,不僅是一次提升自我、挑戰嘗新的機會,也為舞者們提供了學習多種風格舞種、了解中西方不同舞蹈文化的平臺。大師們對于舞蹈藝術的執著追求和對教學態度的精益求精也讓在場的每一位學生和老師為之敬佩。 (宣傳組 文/苑媛 于悠悠 胥慧娟 李博 岳邇 圖/高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