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內蒙古大草原素有“歌海”、“舞鄉”之名。蒙古民族獨具特色的文化藝術,是祖國文化寶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蒙古族舞蹈久負盛名。傳統的鄂爾多斯、安代、盅碗、筷子舞等,節奏歡快,舞步輕拉,在一揮手、一揚鞭、一跳躍之間,表現了蒙古族人民純樸熱情、剽悍勇敢的性格,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蒙古舞蹈是一種頗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數民族舞蹈,蒙古舞蹈善于運用肢體的每個部位告訴我們蒙古族人民的生產,生活,草原上的游牧場景和蒙古族人民的寬廣心胸,質樸豪放,熱情奔放,充滿激情的性格特征。 關鍵詞: 蒙古舞 藝術特征 舞蹈是藝術的一種,所以舞蹈在具備各種藝術共有的審美特征的同時,又具有自己獨有的個性審美特征。蒙古舞除具備舞蹈共有的審美特征之外,還具有自己的個性審美特征。蒙古舞是蒙古族民間舞蹈的統稱,蒙古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舞源遠流長,豐富多彩,優美動人,給人以強烈的美感。蒙古族人民主要居住在我國北部遼闊的蒙古大草原,有著天然去雕飾的雄渾之美,壯闊之美,在特定的生活環境中形成了特有的性格,所以,在其文化環境和人文風情下形成了蒙古舞蹈獨特的藝術特征。 蒙古族居住在遼闊的大草原上,依山傍水,以畜牧為主,同自然搏斗,這些生活特征便構成了蒙古族舞蹈的個性特征和感情色彩。舒展優美的動作勾畫著風吹草地見牛羊的畫境,熱情豪放的動律使人感受到駿馬的馳騁,含蓄沉穩的性格流露著牧民的憨厚,深沉等特點。 舞蹈應當是人民在強烈的情感驅動下必然表現,蒙古族舞蹈正是因為它蘊含了具有民族風俗特色的舞蹈動作而更加吸引人和感染人。從蒙古舞蹈的主題中我們不難看出,蒙古舞多是歌頌草原,歌頌母親,歌頌愛情,歌頌生命,同時他們贊美勇敢,贊美自然,贊美頑強不息,展示草原兒女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屈的奮斗精神,游牧民族馳騁在大草原上,以藍天為帳篷,以綠野為氈毯,長期的牧放與狩獵生活,練就了強悍,矯健的體魄。滋養了牧民們心胸開闊坦蕩感情質樸,豪放不羈的性格。這是草原兒女一種特有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通過舞蹈充分的展現出來。如舞蹈《蒙古人》中,歌手一聲吶喊,喚醒了草原,喚醒了生命。藍天白云下,已為英姿颯爽的當代蒙古少女,在遼闊無垠的大草原上急馳而來,把蒙古少女的朝氣與豪邁充分展現。激越的音樂響起,少女頓時威風八面,帥氣十足,臉上充滿了自信與喜悅。在充滿質感的舞蹈動作中顯示出她內心的率直與豪情。還有如蒙古族雙人舞《牧歌》中,一對蒙古族青年男女,以飽滿的激情,充滿時代感的舞蹈詞匯和節奏,伴著令人倍感親切的草原牧歌,把今日青年牧民所擁有的對草原的贊美,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希望,對美好愛情的向往,統統融入他們的舞蹈之中,給人以時代的,振奮向上的情緒感染力。 除此之外,蒙古舞蹈的動作非常優美,很富有氣質美,其氣質主要來源于神與氣, 而且也是一個民族心理與生理等素質在自己本民族舞蹈藝術中的再現。蒙古舞的氣質之美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女性舞蹈優美、舒展、歡快、亮麗, 給人以溫柔不失健美, 端莊不失俏麗的美感。而男性舞蹈就顯得雄渾、剛健、粗獷、豪放, 充滿陽剛之氣。在蒙古族的男女群舞中, 通過強烈的對比把兩者不同的氣質之美襯托得更加鮮明。比如女性舞蹈 孟根燭拉!、藍天的詩!、 草原姑娘!、 彩虹!等都把蒙古族女性的優美、舒展、歡快、亮麗的氣質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 鷹!、 鼓舞!、 摔跤手!、牧民浪漫曲!等更是把蒙古族男性的雄渾、剛健、粗獷、豪放表現得格外充分。男女群舞 鄂爾多斯舞!、 敖特爾風情!、 蒙古人!等都通過豐富的舞蹈語匯和表情, 把蒙古族男女的不同氣質之美, 表現得格外鮮明。還有,蒙古族舞蹈區別于其他民族舞蹈的獨特風格和味道,還有他獨有的韻味美,它是舞蹈的靈魂, 它是風格的核心與本質, 它也是蒙古族舞蹈個性最突出最顯著的屬性。其韻味來源于韻律, 韻律是形成風格、味道的舞蹈動作的運行規律, 即在舞蹈表演中經常可以看到的那種欲左先右, 欲放先收, 以及動與靜, 上與下, 高與低, 長與短等辯證協調的規律。 蒙古族歷史悠久, 蒙古舞韻律也十分豐富多彩。根據蒙古舞各派專家的不同意見, 經綜合歸納,蒙古舞的韻律大體上可分為7種: 繞圓韻、起伏韻、橫擺韻、扭傾韻、擰轉韻、點梗韻、反射韻。我們為了敘述方便把它們分為7個類型, 實際上在舞蹈表演中它們都有著許多不可分割的聯系。起伏韻稱為. 基礎韻律#, 它是其他韻律和動作的基礎, 而起伏與反射, 橫擺與點梗, 擰轉與扭傾又是互為關聯, 相輔相成, 密不可分的。每一種韻律可以單一地出現在一個舞蹈之中, 而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兩個以上的韻律在一個舞蹈中共同存在。如 筷子舞!采用了繞圓與扭傾韻律等。 從蒙古族舞蹈的各種形式中,其風格特征都是由民族生活、民族文化延續而來的。盅碗的柔美端莊、精湛典雅;查瑪表現的蒙古族信仰生活即宗教文化;安代載歌載舞,用舞蹈的形式跳出蒙古族舞蹈的傳統文化;蒙古族人運用筷子舞表現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民族特色。 蒙古族自古以來就以能歌善舞著稱。蒙古族人善于用舞蹈淋漓盡致地表現牧人的生活,表達牧人的美好情感。總之,蒙古族舞蹈久負盛名,有了高興事就要跳舞。蒙古族舞蹈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節奏明快,舞步輕捷,在一揮手,一揚鞭、一跳躍之間洋溢著蒙古人的純樸、熱情、勇敢、粗獷和剽悍,表現了他們開朗豁達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氣質,具有強烈的藝術特色。 [1]哈斯烏拉. 蒙古族舞蹈藝術[M]. 北京: 中國文聯出版社, 1999, 9. [2]韓萍.中國少數民族民間舞教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9. [3]周萍.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組合編排法[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4] 龐志娟;;論蒙古族文化與蒙古族舞蹈的特點[J];集寧師專學報;2005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