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民間舞?一個民族或地區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發展過程中由勞動群眾直接創作,又在群眾中進行傳承,而且仍在流傳的舞蹈形式。它具有鮮明的地域與民族特點,即表現了一定歷史時期經濟條件下的文化背景,又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而注入新的成份。中國民間舞的動作受著地域文化、宗教、地理環境的諸多因素影響,風格韻律是民間舞的靈魂。 維族舞蹈主要有六種樣式組成,即“多朗”、“賽”、等道具舞蹈。我們主要學習“多朗”、“賽乃姆”兩種。 多朗舞是一種古老的舞蹈形式,包括齊克提麥、賽乃姆、等四種節奏的動作。齊克提麥——節奏慢而平穩,舞蹈以二步一踏為骨干動作,并貫穿于整個舞蹈的始終。賽乃姆——節奏的舞蹈,以滑沖步為骨干動作,這個動作的本身就具備了膝部微顫動作的特點。四種基本動律:以多朗的顫步和滑沖步為代表的兩種,以賽乃姆的墊步、三步一抬為代表的一種,還有女性舞多用的搖身點顫基本動律。 幾種動律體現在如下特點: 挺拔而不僵,微顫而不竄,上身撒得開,腳步不離散,搖身帶晃頭,聳肩繞手腕,技巧多旋轉,節奏多符點。賽乃姆的舞蹈姿態大多是從生活中提煉的,如最常見的有托帽式、挽袖式、拉裙式、了望式、撫胸式等。其次賽乃姆在步伐上的特點是膝蓋既有控制又不僵硬,小腿靈活輕巧,和鼓點結合緊密。步伐用得最多的是三步一抬(前三步),腳步平穩,略有微顫。走第四步時動力腿腳掌蹭著地向后小踢,顯得步法非常干脆、靈巧。賽乃姆舞蹈風格特點,是和維吾爾族人民的生活習俗、性格、服飾等特征分不開的,在當地生活中,當他們遇到開心的事情時,頭部和頸部就情不自禁地搖動起來,這些動作被吸收在賽乃姆中,表現了維吾爾族人民風趣樂觀的精神面貌。 1、基本體態:昂首挺胸、頭高高昂起、立腰。挺拔而不僵——指體態立腰、拔背、挺胸、昂首。 手形:曲掌基本手位:曲掌形、繞腕手、開式小七位繞腕手,七位繞腔手,權開式三位繞腕手式五位繞腕手擺式六位點肩張腕手,繞四位點肩平。 常用位置:旁點步,后側點步、前點步、踏步、踏步半蹲,蹲步后側點步。 2、風格特點:挺拔而不僵、微顫而不竄;上身撒得開,腳步不離散;全身帶搖頭,聳肩繞手腕,技巧多旋轉,節奏多符點。 3、基本動律:墊步――小腿靈活輕巧,在流動中膝上提,雙膝始終保持靠攏、兩腿部腕不間斷地向內側滾動、另一小腿部扣腳掌支撐地面一步緊跟一步動身體的移動。保持上身立腰、挺拔、昂首為體態,手移橫向流動的動感。顫步――膝部規律性的連續顫動,即一步兩顫一小一大、顫時有力、揚眉、動目、動肩、移頸。 4、骨干動作:三步一抬、后踢步、橫墊步。 5、動作分析:墊步:是賽乃姆節奏的主要步法,特點是小腿靈活輕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