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舞劇《白駿馬》演出現(xiàn)場。 烏婭娜 攝 中新網(wǎng)呼和浩特6月28日電 (烏婭娜)27日晚,一部以一匹“白駿馬”為主角的舞劇《白駿馬》在內蒙古呼和浩特上演,演員皆為草原烏蘭牧騎(內蒙古基層文藝團隊)的牧民。 演出中,舞蹈演員通過肢體語言把馬奔馳、休息、不羈、溫順甚至是剛出生時踉踉蹌蹌站不穩(wěn)的狀態(tài)都演繹得淋漓盡致。 《白駿馬》講述了一匹智慧、忠誠、勇敢、堅忍不拔的白駿馬由出生、認主、奪冠、被盜、回鄉(xiāng)、尋主、救人,最終被牧民們封為天馬的激蕩人心的生命歷程。 編劇烏·納欽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劇中涉及了駿馬及主人同盜馬賊之間的矛盾沖突,使善與惡尖銳對立,最終又合理轉換,崇尚善良,表達了牧人與馬永不磨滅的情感,表現(xiàn)了駿馬忠誠勇敢、不屈不撓的性格,這也體現(xiàn)了我們蒙古族優(yōu)秀的馬文化。 “馬一直以來是蒙古民族的一個符號,它是一種精神象征。以前有很多文藝作品涉及馬的大多是人在騎馬,多表現(xiàn)人的狀態(tài),但是這部劇我們演繹的全部是馬的自然形態(tài),這也是最難的地方。”烏·納欽告訴記者。 該劇的演員全部是來自內蒙古基層文藝團隊,他們是最樸實的“牧民的孩子”。 導演烏蘭說:“正是因為演員們的生活離不開馬,所以他們在演繹的時候更加能投入真情實感,細節(jié)展現(xiàn)也非常到位,這種情感的表達要比標準的舞蹈動作更能打動觀眾。” 演出結束后,記者在后臺看到這些“草根”演員們非常激動,很多人都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白駿馬的飾演者蒙古族小伙布特格其,一個多小時的表演后,汗水已經(jīng)把他帥氣的“駿馬”服裝打濕。 他說:“因為我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馬的習慣、品性特別熟悉,我就是想把我們草原上馬的形象與神態(tài),馬的精神舞出來,讓更多的人明白和了解。” 該劇作為第十一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jié)展演劇目之一,主創(chuàng)們紛紛表示,希望能將此劇目演繹的更加經(jīng)典,走上更大的舞臺。 (原標題:草根牧民“舞”馬 展現(xiàn)蒙古族馬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