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開創了“舞蹈生態學”的著名舞蹈家資華筠,將她畢生研究成果匯成《舞蹈生態學》出版。寫這部書的時候,資老師已患白血病8年,患白內障多年。年逾古稀的她不顧身心承受的巨大煎熬,依然致力于學術研究,感動無數晚輩。昨天,資老師培養出的眾多在舞蹈界、編導界、教學界赫赫有名的學子,前往祝賀恩師力作出版。
舞蹈生態學是1988年由藝術研究院立項的研究課題,1991年資老師出版了《舞蹈生態學導論》,初步建立了理論體系。上世紀90年代,她在北京舞蹈學院開設了課程,讓舞蹈生態學傳播開來。進入21世紀,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日益受到重視,民族民間舞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重要門類,這些舞蹈與生態環境的關系也成為越來越多學者的研究對象。
此次出版的《舞蹈生態學》在原有《舞蹈生態學導論》的基礎上經過調整、刪改、充實、修訂,尤其注重了舞蹈內容的研究,對舞蹈的人文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舞蹈生態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它將屬于自然科學的生態學的核心概念及某些方法,運用于對民族舞蹈文化發展規律的探索,同時吸取語言學、心理學、文化學等學科的理念,探討舞蹈研究的方法論,創建基礎理論,對民族舞蹈生存與發展中的諸多現象進行描寫與解釋。
據介紹,“舞蹈生態學”1988年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立項,1989年完成,1991年出版《舞蹈生態學導論》,初步建立了它的基礎理論體系。20多年來,這門學科所建立的基礎理論,全面應用于舞蹈研究、教學、評論、實地考察等。在新的形勢下,修訂《舞蹈生態學導論》的任務提到日程上來。《舞蹈生態學》一書就是在《舞蹈生態學導論》基礎上調整、刪改、充實、修訂的。《舞蹈生態學》主要包括“總論”“舞蹈的本質與特性”“舞蹈形態分析與舞蹈語言系統的構建”“舞蹈生態環境的確立與分析”“舞蹈生態系統及其作用”“舞蹈生態學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附錄”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