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下的她,極瘦,看上去弱不禁風,舉手投足卻散發著自內而外的活力和熱情;既隨性平和又個性十足;安靜,但緩緩吐出的每個字都有著令人著迷的魔力。她認真地看著記者的眼睛回答每個問題,談到一生摯愛的“舞蹈”時淚光閃爍,“歸隱”前的心聲格外動人。 “總人有人問我,在《孔雀》當中一場跳兩個多小時,累不累,是不是能承受得了,我真的覺得一點都不累,跳舞的時光總是太快,太美好。可以把春夏秋冬的輪回,把我的人身感悟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展現給大家,讓他們感受到生命的短暫,大自然的可敬可畏,我覺得內心充滿歡喜。”輕言慢語間,她長長的白指甲在眼前掠過,似乎有著劃破時空幕布的力量。 對舞蹈和大自然的摯愛,讓楊麗萍依然保持著難得的質樸直率,對未來的描述有著詩樣的美感。她表示自己退居臺后也絕對不會寂寞,因為還有許多事業要做,比如做舞蹈編導,涉足音樂劇、雜技等。 “孔雀是鳳凰的化身,是我心中的圖騰,從小我就處處留心觀察,它們的一抬腿一抖羽毛甚至一個表情,我都牢記在心。”從二十幾歲憑借獨舞《雀之靈》一舉成名,到2012年春晚上《雀之戀》的成熟唯美,楊麗萍和孔雀有著不解之緣,這次舞劇《孔雀》不僅僅是原生態的描摹,更加入了她自己的諸多感悟和創作理念,“這部舞劇我足足籌備了一年,但覺得時間還遠遠不夠,因為我不知如何才能把大自然中的落葉、鳥鳴、花開,春夏秋冬的四季更迭完善地呈現出來。” 楊麗萍是一個奇跡,特別是在如今普遍浮躁的藝術氛圍里,她跳著只屬于自己的舞蹈,若干年來,她不模仿任何人,也不想成為任何人的風格延續,正因為如此也成就了她如今的不可替代,她特意提醒如今想學習舞蹈的孩子們,“確定了愛這行再去做,我親眼見過一個孩子在家長的要求下從小去學習舞蹈基礎,然后在專業的院校里學了六年,出來跳了三個月就轉行了,說,‘感覺沒意思,沒前途’。我認為她根本沒有真正地把舞蹈融入自己的生命和生活里。在寨子里,婚喪嫁娶都要跳舞,整個寨子的人會為一個生產的孕婦跳舞加油。跳舞是為了讓自己的生命充滿歡樂,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在這條尋找歡樂的路上走下去!” 楊麗萍:《孔雀》濃縮了我的一生 當天演出前,在后臺化妝間,記者見到了楊麗萍,比想象中還要瘦,棕色的棉布長裙上繡滿了孔雀羽毛的圖案和亮片,框架眼鏡遮掩不住眼光中柔柔的笑意,遠沒有在排練場上的嚴厲。“這部舞劇非常特別,是以前沒有過的,畢竟也是我積累了幾十年的作品,整個設計充滿想象力,是部很真誠的作品。”《孔雀》展現出了楊麗萍追求的“新東方美學”,“《孔雀》里的舞蹈既不是芭蕾也不是現代舞,更不是民族舞,這些舞姿更像是根據人類生命創造出來的,是具有創造性的,這很可貴。”楊麗萍希望借助《孔雀》向觀眾講述生命的意義,“西方的《茶花女》《天鵝湖》講的是怎么戰勝邪惡,但《孔雀》講的不單是這個,更多的是生命體驗。我覺得跳《孔雀》有一種儀式感。《孔雀》演出了這么多場,我每天表演,那在臺上的兩個多小時的時光特別快樂,盡管只有兩個多小時,但把我的一生都濃縮了,從孔雀的誕生,到經歷了生命的春夏秋冬,最后涅槃,我每天都擁有充滿創造的快樂心情,就好像一個人在臺上把自己的生命走完了。”對于即將到來的天津演出,楊麗萍坦言很期待,“以前經常去天津演出,但《孔雀》是我作為表演者最后一次去天津了,我想把整部舞劇、我的一生都展現給天津的觀眾。” 小彩旗:他們沒把我當小孩 楊麗萍的外甥女小彩旗回答起問題來干脆利落,酷勁兒十足。別看她年紀不大,學舞已有9年時間,“我4歲開始學舞,小時候看過姨媽演出的《雀之靈》,覺得特別美,希望長大了也能像她那樣。”在《孔雀》中,小彩旗扮演“時間”,兩個多小時的演出她要一直站在舞臺左側不停地轉圈,“因為姨媽說我從小轉圈轉得很好,正好我有這個天賦。”問及是否演得很痛苦,小彩旗說:“對我來說沒難度。”因為從小跟著姨媽楊麗萍學習,小彩旗從未正式進過學校,“每天自己練基本功,姨媽也不會特別教我什么,她對我和所有人都一樣。”不過,現在也會請老師到家里來教文化課。她說舞蹈能讓她感受到快樂、平靜與耐心,盡管每天都生活在姨媽的舞蹈團里,很少和同齡人接觸,但她覺得:“跟大人在一起學得更多,也更放松,尤其是跟著姨媽。在舞蹈團里,他們沒把我當小孩,我也沒把他們當大人,大家就像朋友一樣。”至于自己的未來,小彩旗說:“沒打算,活在當下。” 蝦嘎:跟楊老師排練學的多 蝦嘎被楊麗萍從云南小村莊里帶出來學舞,到如今已有12個年頭了。這次在《孔雀》中,蝦嘎分到的角色是“神靈”,“楊老師考慮要找個適合我的角色,但是神靈這個角色還挺難理解的。表演時,觀眾會看到我在春天撒綠葉,夏天撒鮮花,冬天撒雪花,控制著季節變化的節奏,而且跳的舞很慢,和以前在《云南映象》里邊唱邊跳邊打鼓的表演完全相反,一開始不太適應,但也是一次全新的學習。”蝦嘎說《孔雀》傾注了老師太多的心血,“這部劇她想了好幾年,每天盯著我們練,又排了一年多,她幾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這上面了。楊老師對演員要求很嚴,好多演員怕楊老師來排練,但我怕楊老師不來排練,因為只要她來,就能學到好多東西,而且她也不是隨便發火。” 陳謝維:70%舞蹈是即興表演 因為在《孔雀》里飾演烏鴉,主演之一的陳謝維也被大伙親切地稱為“烏鴉”。從劇情來看,烏鴉路斑是破壞孔雀薩朵與嘎雅美好愛情的反派,陳謝維說:“在《孔雀》里烏鴉并不是一個純粹的反面角色。而且表演上自由度很大,沒有規定的舞蹈動作,70%都是即興化演出,所以我的表演每場都不一樣。表演時,我會抓取當天不同的心情去詮釋角色,如果很開心,舞蹈看上去就會更夸張,如果心情沉重,可能表現得就更邪惡一點兒。”在陳謝維看來,舞蹈動作的技術難度并不高,反倒是與舞美、服裝配合起來有難點,像烏鴉的裙子后擺很長,后退、踢腿都很費力,但為了配合整出劇的舞臺效果,就要克服這些難點,這樣才能最終呈現給觀眾唯美而極致的視覺震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