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時間:2012年10月19-21日 周五-周日 19:30 演出場館:上海城市劇院 場館地址:上海市閔行區都市路4889號 很久很久以前,代國發生了一場瘟疫,國王惠遠也未能幸免。三公主樂善好施,請命尋蓮,以救父王。在紅蜻蜓的引導下,三公主走過千山萬水,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找到與自己經脈相連、氣血相通的神奇蓮花。面對苦海中受難的蕓蕓眾生,她毅然獻出了蓮花。歷時七年,動用了400余位演員演繹千手千眼,導演張繼鋼刷新前作,傾力打造的弘揚人間大愛,用普世救人的故事傳播和諧哲理的舞劇版《千手觀音》終于登陸上海。與舞蹈《千手觀音》不同,舞劇《千手觀音》不僅陣容、服裝、舞美有了大幅度提升,更有了豐富的情節,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 舞劇亮點 1、和諧是核心意境-舞劇《千手觀音》通過講述發生在古代的代國公主舍身救父,最終化作“千手觀音”的佛教傳說故事,表現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所秉承的和諧仁愛、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張繼鋼表示:“這部作品要表達的意境就是和諧。觀眾們看到的東西可以不用解釋,它就是觀音的所思所想和她的境界,她可以和百鳥對話,可以和植物在一起,簡直是氣象萬千的和諧景觀。”張繼剛說創作《千手觀音》的初衷,也是為了表達對人間的真、善、美的強烈追求,傳達的是人間有愛只要你心地善良,就會用一千只手去幫助他人,只要你達到真善美的境界,你就是大家所謂的觀音。 2、音樂追求靜、凈、境-此次舞劇的作曲由《天域》的作曲家董悅賢擔綱。張繼鋼給出的唯一要求就是要“與眾不同”,一定是要別人沒有用過的音樂。在這樣的前提下,《千手觀音》的音樂力求做到“靜、凈、境”的標準。董悅賢表示:“在張導這樣不斷的強調下,自己的心真的就靜了下來,產生了一種自然而然的安靜狀態。音樂所把握的核心關鍵,應該是她的‘博愛’。” 3、新詮釋千手千眼-《千手觀音》一定要展現千手的形象,然而在舞蹈《千手觀音》里張繼鋼已經用過這種手段了。在新舞劇中,沒有再度運用直線型結構來表現千手觀音的形態,而是以400余位演員全體登臺的隊形,真正呈現了“千手同臺”的壯觀場面,給人頗為深刻的印象。 導演:張繼鋼 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少將,教授,研究生導師,國家一級導演。中國當代著名編導家、教育家,中國文聯第八屆全國委員、中國特殊藝術委員會主席、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曾擔任國際、國家級大型晚會總導演70余次,創作舞蹈作品500多部,代表作有:舞蹈《千手觀音》、《黃土黃》、《士兵與槍》、《紅藍軍》等;雜技作品《肩上芭蕾-東方的天鵝》等;舞劇《野斑馬》、《一把酸棗》、《花兒》;音樂劇《白蓮》;大型新編史詩京劇《赤壁》;大型山西說唱劇《解放》、大型民歌舞蹈《黃河兒女情》、舞蹈詩《西出陽關》、民族音畫《八桂大歌》;大型音樂舞蹈《我的夢》、《一個士兵的日記》、《向著太陽的誓言》;大型音樂舞蹈史詩《為了正義與和平》以及遠東及南太平洋殘疾人運動會開幕式《我們同行》等。他的作品大思大情,大書大說,影響持久,氣度宏達,在舞劇、歌劇、京劇、雜技、歌舞劇、說唱劇、舞蹈詩等舞臺藝術方面都有突出建樹和重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