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動天下在8月31日的德國杜塞爾多夫“國際舞蹈交易會”中演出結束后,9月1日休息了一天,9月2日早便乘搭五個小時的旅游車,到了第二個巡演城市埃爾福特Erfurt。演出時間是9月4日,地點是市中心的埃爾福特劇院,節目是桑吉加編排的《前定的暗色》和李捍忠、馬波編排的《滿江紅》。劇院的設備很好,可以容納八百觀眾,可是演出當晚只坐了三百人左右,劇場方面卻表示滿意,并解釋說,埃爾福特市的人口,只有二十萬,平時劇場里的節目,以戲劇為主,觀看舞蹈的觀眾不多,現在能夠有三百人來劇場看舞蹈,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尤其是演出后觀眾紛紛起立鼓掌,反應空前熱烈,希望以后能夠更多如此優秀的節目在劇場里上演,可以提升當地舞蹈觀眾的水平呢。 可能對許多中國的現代舞觀眾來說,這樣的反應有點不可思議,因為他們常有錯覺,以為歐洲既然出現了許多現代舞大師,便一定會有許多觀眾。可是不知道的是,現代舞到底是一種陽春白雪般的高層次小眾藝術,在巴黎、倫敦、柏林等大都會里,因為訊息發達、人口眾多,整體文化素養也比較高,便自然有多點懂得欣賞現代舞的觀眾;但在許多山區小鎮、甚至三、四十萬人的中小型城市里,真正有機會觀看、并懂得欣賞現代舞的歐洲人,數目不會太多。 埃爾福特就是一個傳統的歐洲小城,它的名字首見于公元742年,也就是一千二百七十年前的歷史文獻中,當時中國正是唐朝最興盛的年代,中國人根本不知道這個偏于歐洲一隅的小地方。不過在1392年,中國的明朝剛剛建立了二十多年的時候,埃爾福特市內就成立了歐洲最早期的大學之一,名為埃爾福特大學。這所大學之所以出名,是因為歐洲的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就在這里修讀他的神學課程,其后馬丁·路德反對歐洲羅馬教廷的天主教,而掀起了長達幾個世紀的新(基督教)、舊教(天主教)之爭,也間接促進了整個歐洲文藝復興的步伐。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埃爾福特被列為聯軍重點轟炸的目標,不過幸運地市內的古舊建筑物還有一些能夠保存下來,不致于像其他城市一樣,被夷為平地。1945年4月12日,美軍首先攻克這個被納粹軍緊緊控制的城市,可是在戰爭結束后,因為埃爾福特市位于德國東部,便被劃歸為東德部分,成為共產東歐陣營的一部分。 今天的埃爾福特市在眾多德國城市中,并不算是重要之地,也惟其如此,沒有受太多西方美國商業的影響,而能夠保持東歐的生活和建筑風貌。雷動天下在這里只停留短短三天,演出一場,但城市的安詳和寧謐,還有雖然只是一小撮,卻熱情不止的觀眾,還是讓我在這歐洲之行中,留下深刻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