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七月,深圳就將再次掀起這般火辣辣的勁舞狂飆。7月12日至15日,2012WDC標準舞拉丁舞世界杯暨中國·深圳標準舞拉丁舞世界公開賽將在深圳灣體育館舉行。
2003年,為響應深圳“文化立市”戰略,首屆中國·深圳標準舞拉丁舞世界公開賽在深圳舉辦,迄今已舉行到第十屆。每年7月的第三個星期,不同膚色的世界頂級“舞林高手”匯聚鵬城,趕赴這場浪漫的“舞林之約”,令深圳成為全球國標舞界的磁力中心。
國標舞進入中國不過20多年時間。從首屆比賽時只有幾十對選手參加,到如今吸引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4000多名選手上演舞林風云,深圳已成為世界體育舞蹈的窗口、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
三個“亞洲之最”
“如果說亞洲舞蹈看中國,那么中國舞蹈就該看深圳。”王永剛如此給記者詮釋深圳國標舞的“江湖地位”。作為最早來深圳的國標舞選手之一,王永剛親眼見證了國標舞在深圳的歷史發展。 從1985年開始,香港的老師到深圳教授國標舞。 短短20年間,中國國標舞水平已經后來居上。他給記者數出港龍舞蹈中心的三個“亞洲之最”,一是中國深圳標準舞、拉丁舞世界公開賽在亞洲規模最大;二是港龍舞蹈俱樂部是亞洲最大的俱樂部,在公開賽之后,深圳已經有近百家從事國標舞用品的公司在成長,產品遠銷歐美;三是亞洲優秀選手的聚集地在深圳,這里有欒江等3個黑池獎獲獎選手。從中國·深圳標準舞、拉丁舞國際公開賽的成功舉辦再到WDC標準舞、拉丁舞世界杯落戶深圳,深圳讓世界刮目相看。
黑池評審+現場樂隊演繹精彩
每年7月的“舞林之約”都令人充滿遐想和期待。今年,經WDC世界舞蹈總會授權,國家體育總局批準,2012WDC標準舞拉丁舞世界杯暨第十屆中國深圳標準舞拉丁舞世界公開賽將于7月12-15日在深圳福田體育公園、深圳灣體育中心開幕。
據大賽評審主席、組委會執行秘書長王永剛介紹,本次大賽的一個突出亮點是專門邀請了德國Rolf Becker Big Band(羅爾夫·貝克爵士大樂隊)現場演奏,該樂隊連續12年擔任德意志國際舞公開賽專用樂隊。在中國,這支16人的樂隊曾經多次擔任大型音樂會的現場演奏,并舉辦過多次專場音樂會。王永剛說,如今只有世界三大賽和德國公開賽有現場樂隊演奏,將帶給觀眾更為震撼的審美享受。
比賽歷時4天,吸引了國內及來自歐洲、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位選手參賽,特別邀請了超過50位黑池及亞歐美評審擔綱執裁。這是該大賽舉辦十年來規模最大、比賽時間最長、參賽人數最多、明星陣容最豪華的一次。大賽由深圳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市文體旅游局、市文聯、福田區委宣傳部(區文體局)聯合主辦,福田區公共文化體育發展中心、市舞蹈家協會、市東方國際標準舞交流中心、港龍舞蹈文化機構承辦。
“舞林盟主”是怎樣煉成的
“這是一座令人興奮的城市,這項比賽更是讓人驚喜連連的比賽。在我眼中,深圳就是東方的"黑池"!”這是世界舞蹈總會榮譽會長羅賓·肖特在考察深圳國標舞發展之后對本報記者吐出的肺腑之言。
羅賓·肖特所言非虛。他所提到的“黑池”是英國西部的一座濱海小城,因每年舉行的黑池舞蹈節而成為世界體育舞蹈的“圣地”。如今,由深圳港龍舞蹈創辦的中國·深圳標準舞拉丁舞世界公開賽已經成為亞洲最高水平的國標舞賽事,更從2009年起引入世界舞蹈總會(WDC)標準舞拉丁舞世界杯,獲得連續十年的賽事主辦權。每屆比賽中,各組別世界排名前六名的選手幾乎全部到場。其評審陣容更包括了眾多黑池大賽評委和世界冠軍。無論從規模、水平還是影響力,中國·深圳標準舞拉丁舞世界公開賽都無愧于亞洲“舞林盟主”的稱號。
這項國標舞界的“舞林大會”,為何能落戶深圳?參與了該賽事十年的組委會執行秘書長、港龍舞蹈文化機構主席王永剛最有發言權。他認為,深圳能在世界國標舞界有今天這樣的地位,絕非一日之功。實際上,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當內地許多人還不知道國標舞為何物時,深圳就已經漸漸流行起了國標舞。1985年,深圳就成立了國標舞學會。1989年,日籍華人楊熾源在香蜜湖創辦了國內第一家國際交誼舞中心。
在深圳,國標舞一直擁有大量的擁躉。最多時全國80%的國標精英選手都居住在深圳。可是許多有潛力的選手苦于找不到機會向世界展示自己。這時,王永剛順勢而為,創辦了中國·深圳標準舞拉丁舞世界公開賽。
公開賽很快引發了新一輪的國標舞熱潮。每年參加比賽的選手人數呈幾何級數增長。中國·深圳標準舞拉丁舞世界公開賽成為亞洲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國標舞公開賽;深圳成為亞洲最優秀舞蹈選手的聚居地,這里產生了3對黑池冠軍和近三屆的CCTV舞蹈大賽國標舞金獎得主。
深圳離“東方黑池”有多遠
隨著《舞林大會》、《舞動奇跡》等電視舞蹈節目的熱播,國標舞漸漸進入中國大眾的視野。作為國內同類比賽的領頭羊,中國·深圳標準舞拉丁舞世界公開賽一直將打造“東方黑池”作為目標。如今,站在十年的時間節點上,深圳離“東方黑池”還有多遠?深圳國標舞文化如何能夠更上一層樓?是許多業內人士正在思考的問題。
到目前為止,尚沒有中國人在最權威的黑池大賽中獲得其最高級別賽事職業組的前三名。對此,世界舞蹈總會會長東尼·本在深圳對記者表示:“從深圳公開賽來看,中國選手進步了很多,他們有著驚人的天賦和對國標舞的執著,發展前景非常好。但是,中國選手最大的問題就是有形無神,形似而神不似,更像是一種運動的舞蹈,而不是一種藝術的舞蹈。如何跳出富有靈魂和底蘊的舞蹈,這恐怕是深圳舞者乃至中國舞者需要解決的一大課題。”
曾任深圳公開賽評委的英國舞蹈理事會會長兼主席蘭·阿姆斯壯認為,學習國標舞費用昂貴,也是一大制約。國外的學習費用相對中國低,國外的孩子可以從小就跟大師學習,因此素養起點往往比中國選手要高。不過,他認為,這些狀況有望隨著國標舞在中國發展越來越成熟而得到解決。黑池舞蹈大賽歷經80屆的磨煉才舉世聞名,深圳國標舞公開賽舉辦9屆已經嶄露頭角,因此有理由相信,這項賽事的未來將會更美好。
十年回首,欣慰之余,王永剛感到肩頭并不輕松。他說:“打造"東方黑池",需要政府、媒體、國標舞從業者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齊心協力,也需要時間的沉淀和檢驗。我深信,"東方黑池"的夢想離我們并不遙遠。”
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為了讓國標舞在深圳獲得持續發展,不僅WDC標準舞拉丁舞世界杯暨中國深圳標準舞拉丁舞世界公開賽持續10年舉辦,大賽主辦方還定期在各區舉辦各種為廣大國標舞愛好者服務的中小型賽事。如每年4月舉行的深圳市體育舞蹈(國標舞)錦標賽、每年6月舉行的粵港澳(兩岸三地)體育舞蹈(國標舞)公開賽等,都為深圳以及港澳臺等地的國標舞愛好者提供了展現和交流的平臺。
這些賽事的參賽者年齡從5歲到60歲不等,在粵港澳臺的青少年和中老年國標舞愛好者中有很高的聲望。這些大小賽事在深圳掀起了一股“國標舞熱”,也帶動了深圳大大小小的國標舞企業、培訓機構、工作室的興盛,為深圳國標舞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