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北京世紀劇院將上演北京當代芭蕾舞團2012重磅推出的全新作品《影的告別》,這部靈感來自于魯迅作品的舞劇吸收借鑒了近年來國際上流行的現代舞劇的編創理念和表演元素,積蓄了首都觀眾兩年多的期待。也是該團藝術總監王媛媛繼《大紅燈籠高高掛》、《夜宴》、《金瓶梅》、《霾》之后的又一精品力作。 為此,記者獨家走訪了北京當代芭蕾舞團團長、藝術總監,中國現代舞劇領軍人物王媛媛,通過她優雅、自然、樸素的解讀,透視出北京當代芭蕾舞團的無限魅力與即將上演作品的無限精彩。 她是一只絢麗的“無足鳥”,每一次展翅飛翔都是對生命的思考 作為舞蹈編導,每一部劇都是她對生命思考的呈現,她在用舞蹈的語言去展示人性的掙扎和美。這些,都是她想要呈現給觀眾的,用舞蹈作為臺上演員和臺下觀眾之間的溝通與鏈接。 “舞蹈本身,我覺得應該是一種心靈的觸動,是可以相互建立的一種舞臺上下之間的鏈接,雖然只是從臺上到臺下這么短短的一個距離,但是這個距離實際上就是心靈的距離,坐在臺下面的觀眾和臺上面作品的演繹,如果沒有這樣一個鏈接的話,這短短的距離就很難去逾越。” “現代舞的一個思維方式并不是說區別開芭蕾舞民間舞的形式,用你的思維方式去創作任何的內容或者表達任何感受,只是用一個方式去表達而已,自己內心真正感受到的,其實是自然的,你只是用這個方式去表達。”而這樣的一種自然而然的表達對于有些觀眾來說,特別作為芭蕾舞這樣的藝術來講,卻存在著一定的鴻溝。對于舞團舞蹈的共鳴,相比國內市場來說,國際市場卻擁有更多的觀眾,這種現象的發生,王媛媛表示,有國外整個的藝術市場本身更成熟的因素,“(國外市場)可能形成了一個更成熟的東西,這是大方面的,然后我們自己的作品拿出去的時候,也容易被環境所接受”,而后她從編導和觀眾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中西方文化差異導致欣賞感受的不同 “中國的觀眾特別習慣于去讀懂一個人,讀懂一個故事,讀懂一個結果,習慣于直接得到結果。而中國的觀眾不善于這樣一種思維,比如說我思考一個過程這樣的思維方式。這跟現代舞的本身就會產生一個理解方式上的距離。我覺得這要從教育的本身來講,(中國的教育)很多時候都是,我給你一個結果,我這個結果就是對的,你就直接理解這個結果,而沒有說,我給觀眾一個空間,或者是從訓練上來講,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你去想。然后他可能會產生一個思考的過程,他自己去走這個過程,從臺下走到臺上去理解這個過程,所以是走過來的,而不是說,我直接扔給你一個結果,觀眾直接去理解這個結果。這個是一個思維方式的不同,這個不同就造成這個鴻溝了”。 讓孩子發揮身體想象力,呼喚更具育人功能的藝術教育 “讓孩子發揮身體的想象力,去體驗舞蹈,感知生活。”這是王媛媛對于少兒舞蹈教育的一個獨到的理解。“孩子們的舞蹈培訓,不僅僅只限于肢體,只限于舞蹈本身,我覺得還應該讓他們有一個更開放的想象力,身體的想象力。不能讓孩子去接受一個知識就只是去接受一個結果,就是你教我,我就會這個舞蹈,會這個位置或者會這個段落。我覺得不只是會,要學會去想象,想象怎么去讓身體舞蹈,那個是她自己的,不是學來的,這種思維方式將來可以在很多其他的方面幫助她。” “我們教基本功,芭蕾的基本功就是挺不顯成績的。如果你去學那種拿個花啊去呼啦呼啦那樣的舞蹈,對于家長來講,可能上兩三次課,就會看到孩子能做一些很討人喜歡的東西。但是作為我本人來講,我特別不喜歡孩子故意去討人喜歡,它特別假,并不是說這個舞蹈就變得很假,是覺得這個孩子在未來的教育當中,或者做人成長、做事當中,它可能會讓孩子形成‘我就是要故意討人喜歡’的這種習慣,這個習慣對將來可能是非常不好的。” 她是這樣看重舞蹈對孩子在未來中做人和做事的教育,而不僅僅把舞蹈看做是肢體動作的訓練。在對孩子的藝術教育這一點上她有自己的見解,針對目前一些家長急功近利,盲目要求孩子考級考證的現象,她說出了自己作為一個舞蹈教育家的看法。 (這種現象)“特別放棄,或者說失去一種關注,關注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應該需要的一個基本的素質,她不需要那張證,她需要去理解舞蹈。理解有多少芭蕾大師,理解有多少現代舞大師有多少歷史人物存在,知道誰是皮娜贠什,知道誰是威廉嬠孏,瑪莎嬠炄姆她是誰等等,這跟其他的文化一樣,這是歷史,是這一個行業中的知識,孩子會在從一點一點的訓練中知道,并且明白這個環境,并不是數理化那一點點東西,你考完試就可以了。”這也是她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切身的體會,而現在這是她給予孩子們最寶貴的經驗和建議,希望孩子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的體驗藝術,體驗美,體驗生活。她是一束光,沖破陰霾,給孩子的夢想指引出希望的方向,也為中國的少兒舞蹈教育探索出一條新路。 她是可親隨和的人,面對孩子的時候尤其如此,這個時候的王媛媛眼里都是笑,讓人覺得很可愛。“我沒有教課,但是我經常來看。我來看她們的時候,我覺得那些孩子看到我來了,她們就會有期待。因為至少家長可能會跟孩子講,她是誰,她怎么怎么樣。我去的時候也會關注到孩子的一些課堂上面的內容,可能就過去幫幫那個小孩子,然后孩子就會有個期待,就會想,除了我的老師還有另外一個人來幫她。” 北京當代芭蕾舞團在王媛媛的帶領下,對傳統進行審視,對現實進行發問,不畏世俗的眼光,充滿張力的作品中有愛、有恨、有困境、有掙扎、有毀滅,也有救贖。他們沖破束縛,成為破天的一道耀眼的閃電,走在芭蕾藝術行列的前端,對于中國當代舞蹈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用文化重建,確立自身的坐標,用文藝復興,去影響世界。”4月20日的北京首站演出只是他們2012年奉獻給觀眾的鮮花一束,世界巡演的序幕也將隨即拉開,期待他們帶給我們更多的感動,讓中國的現代舞蹈被更多國家的觀眾認同、接受,喜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