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慣例和體育舞蹈協會的規則,體育舞蹈比賽一般分為專業組和業余組。專業級比賽分公開級和新秀級,一般來說,在公開賽上獲得過名次的選手不能參加新秀級的比賽;業余組的比賽分為公開級和新人級,在業余公開級獲得名次的選手不能參加新人級的比賽級。 業余選手比賽按年齡分為不同的組別:中年組——男40歲以上,女30歲以上;常青組——男50歲以上,女45歲以上;青年組——男、女14~18歲;少年組——男、女14歲。體育舞蹈比賽常用的計分方法分為英式順位法和日式順位法。通常經過預賽進入復賽的選手為參賽總對數的2/3對,經復賽進入半決賽的選手應是1/2對,經半決賽進入決賽的對數只能是國際規定的6對選手。裁判用“對號”的方法選出應進入下一輪比賽的選手,依此類推,最終判定前6名的名次。 體育舞蹈主要按照以下幾個方面來評分:選手的基本技術為40%,其中腳步動作、姿態、手臂穩定和移動各占10%;對音樂的表現為20%;對體育舞蹈風格的表現為15%;體育舞蹈編排為10%;臨場表現為10%;現場效果為5%。半決賽的評分:基本技術為15%;音樂表現為20%;舞蹈編排為20%;臨場表現為15%;現場效果為10%;若參賽者對所賽舞種風格展示不鮮明或舞程方向不完全正確,應將其名次排列最后;若參賽者臨場表現、發揮較遜色,將影響名次的進級。若參賽者中途間斷或停歇,其舞種得分應排至最后名次。一般參賽選手臨場發揮較好,能控制動作,其節奏、平衡、配合均良好,那么,他的動作幅度越大,取得的名次就越好。 另外,根據國際體育舞蹈比賽的規則和我國體育舞蹈協會的要求,選手在比賽時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足部動作及各種步伐的方位、角度和腳與地面接觸部位必須準確;二是不同舞種的握持動作、運動過程中的姿勢準確、漂亮;三是舞伴之間用力得當,動作能保持平衡、穩定,在完成高難度動作時保持身體平衡、穩定,移動是由身體帶動的,不只是腳的動作,且移動要流暢;四是對不同舞蹈的節奏,表現要清晰、準確,對各種不同音樂的風格應有很好的理解,并且能很好地體現音樂的風格和情調;五是能細致地區別各種舞種之間在風格、韻味上的差別,在表現各舞蹈風格的同時,能體現出舞者的個人風格;六是舞蹈的編排、動作流暢、新穎,能體現舞種的基本風韻,并符合音樂的風格及結構;七是有良好的臨場表現和臨場發揮;八是賽場效果,舞者的氣質,出場、退場的總體形象。 此外,根據規則要求,每個舞種都有各自的特定要求。 華爾茲舞——要求足部運動正確,在前進或后退中能突出主動腿的推動。男女舞伴的身體必須保持重疊2/3并在運動過程中始終保持身體的接觸。在移動過程中,必須強調身體的移動要流暢、連貫,在運動中身體起伏,表現出華爾茲的雍容華貴、蕩漾起伏的風格。 探戈舞——要求兩舞伴相握手臂屈肘的夾角應小于90°,身體重疊1/2,男女舞伴的接觸從橫膈膜到膝蓋,即使在做難度動作時也不能分開。運動時應走弧線,動作強調頓感、挫感及內在的力度,體現探戈豪放瀟灑的風格。 狐步舞——握持及身體的接觸同華爾茲,應注意狐步的跟掌關系,要起伏平緩,跳出狐步的悠閑、輕松和流動感。 快步舞——握持及身體的接觸與華爾茲相同,動作要協調一致,跳步時流動要輕快、流暢。 維也納華爾茲——握持及身體的接觸與華爾茲相同,運動中身體應出現傾斜、升降和擺蕩的特點,在左轉退步時必須有鎖步,動作雍容華貴并有輕快的流暢感。 倫巴舞——音樂為4/4拍,音樂的第2拍為腳步的第1拍,重拍在第4拍。 恰恰恰舞——步伐應利落、緊湊,舞蹈要求風趣、俏皮。 牛仔舞——音樂為4/4拍,做動作時腳下要有符點,胯的運動為左右搖擺并與腳的重心相反,舞蹈要求活潑、自由。 桑巴舞——音樂為2/4拍,注重音樂的切分,步伐要有彈性并準確地運用胯關節前后左右的自然搖擺,舞蹈體現歡快、奔放的風格。 斗牛舞——音樂為2/4拍,動作干凈利索、有力度,要有西班牙斗牛士的陽剛之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