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優美舞姿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娛樂圖片 本報記者張聰4日發自惠州 荊楚網消息(楚天都市報) 還是孔雀舞,還是楊麗萍,每一次亮相,都能牽動所有人的心跳――4日晚,楊麗萍攜代表作《云南映象》登陸惠州文化藝術中心,雖然只演出了大約20分鐘,但她優美的舞姿仍然讓人驚嘆:52歲了,她還能跳得這么好! 但隨后的采訪中,楊麗萍絲毫不隱瞞自己即將離開舞臺的事實,“我覺得這是自然規律,我可能不會再跳舞,但我依然會創作,那絕不會是我表演的句號。”而9月25日起,楊麗萍就將攜《云南映象》來漢,登陸琴臺大劇院。 從孔雀開始以孔雀結束 楊麗萍的舞蹈生涯,跟“孔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1979年以“孔雀公主”的表演出道,1980年調入中央民族歌舞團,1986年她創作并表演了獨舞《雀之靈》,在國內一舉成名。她告訴記者,她的舞臺生涯也將以自己創作的舞劇《孔雀》為句點。 “那將是我的告別之作,孔雀是主角。我希望這是生命的詮釋,用擬人手法來表現一個舞蹈家的一生。”對收官之作,她并未有更多透露,但對“孔雀”,她有太多話要說,“月光、孔雀,是大自然給予我最純的東西,當初《雀之靈》差點從民間絕跡,我把它重新發掘,現在它又回到民間。西方舞蹈里最美的是天鵝,人人都能懂《天鵝湖》,我想讓孔雀成為中國舞最美的題材之一。” 年輕人已做好準備 離開,不是因為跳不動。楊麗萍說,是時候把機會留給年輕人了,她說,2003年起《云南映象》已巡演3000多場,“在昆明的劇場里,這出戲每天都會演,我的接班人已經鍛煉得差不多了。” 楊麗萍口中的“接班人”,是她的弟子楊武,還有以蝦嘎為首的農民演員。楊麗萍笑稱,農民兄弟們的生活,在演出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蝦嘎的房子變成樓房了,但他們心態調整得很好,我們演出3000多場,我每天都給新演員‘上課’,對舞蹈來說,保持新鮮感太重要了。” 當記者提到不少年輕演員“有形無魂”時,她淡淡一笑,“我在20歲時跟他們一樣,只注重表現形式而給不了感情。我現在只是勝在年齡和經驗,20年的孔雀舞已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你沒辦法拿這個標準去要求年輕人,他們總有一天會成長。” 身體跳不動心也能起舞 楊麗萍反復強調,“句點”畫上后,自己不再跳舞,但一定會創作,“人在生活中處處都能找到舞臺,我想,我的舞臺不一定非在聚光燈下。而且,身體跳不動了,心也能起舞。” 如果說不再跳舞,是不是意味著她會把更多的重心轉移到生活、家庭上面?記者試探性的問話并沒有得到楊麗萍的肯定答復,“我一直都很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啊……” 《云南映像》中,有一幕是兩個年輕人抱著襁褓中的嬰兒組成了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那楊麗萍本人,有沒有為當初放棄要孩子而后悔?她言語中充滿禪意,“我覺得一只螞蟻就可以是我的兒子、一棵小草都可以是我的女兒,每一棵石榴樹開花結果,都是生命的過程。只要你去感悟這種東西,你就擁有全部,就是快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