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盛 攝影 顧鴻飛 “沒有完全看懂,但是很難忘記。”這是一位觀眾走出紅星劇院后說的話。 兩天的云門舞集《行草》,就這樣結束了。就像林懷民所說――你總要醒過來,才知道什么是夢。 燈光亮起的時候,觀眾用掌聲喚醒夢境,然后回味剛才發生在舞臺上的一切,看不懂的地方,就靠想象來補充。 這就是《行草》在杭州的意義。 當郭富城跳起水舞帶領大家集體懷舊,梁靜茹唱出情歌引發戀人心聲,小S說著笑話營造康熙現場……林懷民給杭州的演出市場,帶來一種新鮮的文化生態,那是他走遍全球的一張通行證。從雅典神廟前的6萬人露天劇場,走到香港紅館,來到杭州紅星劇院。途中經過紐約、巴黎、柏林、悉尼等各座城市,留下同樣的內容。 于是我們看到,全世界觀眾都覺得好的,杭州觀眾也同樣覺得好。900人的紅星劇院座無虛席,全場安靜到能聽見舞者來自臺上的吐納呼吸。 令人充滿期待的杭州,能包容謝天笑這樣的激烈搖滾,也追隨郭富城去尋找回憶,還傾心于林懷民的云門舞集。 接下來,還會發生什么?一個充滿想象的問題。 一座用心的城市 準備離開杭州的時候,面對主辦方的挽留,林懷民堅決地說,必須要走。因為“杭州太美了,如果再呆下去,一定會沒有斗志的。” 在他眼里,杭州全都是漂亮的向上生長的樹。“一個城市用不用心,看這個城市的樹就好了,因為樹是不會自己長好的,它們需要人去關心愛護。世界上只有一個城市可以與杭州媲美,那就是日本京都。” 第一天演出結束后,有近三分之二的觀眾和林懷民進行了交流。林懷民顯得有些意猶未盡,“觀眾似乎還有點緊張,其實舞蹈可以更放松地看,他們可以更多地積累劇場經驗,以后的感覺更好。” 所以林懷民希望,這座讓自己“愛死了”的城市,能夠用更多好的演出,把觀眾慢慢積累起來,“以后他們會形成一種巨大的力量。” 兩天的演出結束后,林懷民說了這樣一句話,盡管緊張,“但杭州的觀眾有著極好的教養。” 一顆跳不停的心 杭州觀眾確實有點緊張,來自濱江的王先生說,整個觀賞過程中,他甚至不敢用力呼吸,很怕驚擾臺上的那份美麗。 而在外貿公司擔任部門經理的錢小姐說自己明天就要去報名學舞蹈。“我看云門的女舞者也有三十來歲了,她們能跳得那么美,我也想嘗試一下。” 宋阿姨本身就是舞蹈演員出身,她看完《行草》之后第一反應是――太累了。“我的心跟著臺上的舞者一起跳動,一刻都沒有停下。” 浙大陶藝系的沈岳教授說,好萊塢有部電影叫《人鬼情未了》,讓很多人喜歡上了陶藝作品;周杰倫唱了一首《青花瓷》,讓年輕人從此知道了青花瓷的歷史;現在《行草》可能會讓大家愛上書法藝術,這應該是林懷民先生始料未及的。“這就是媒體的影響力,也是當代藝術的魅力。” |